瓶盖小说网为您提供寻秦记续之战龙返秦txt下载
瓶盖小说网
瓶盖小说网 综合其它 网游小说 现代文学 玄幻小说 军事小说 言情小说 侦探小说 热门小说 历史小说 同人小说 灵异小说 仙侠小说
小说排行榜 诗歌散文 都市小说 幽默笑话 伦理小说 科幻小说 官场小说 重生小说 武侠小说 穿越小说 经典名著 竞技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豪郛老师 都市滟遇 外科病房 天梦使者 孰女味儿 名门艳旅 丝袜孰母 豪卻家族 伦巴灵魂 更爱美人 仙侠魔踪 豪门怨史
瓶盖小说网 > 同人小说 > 寻秦记续之战龙返秦  作者:龙竹 书号:22675  时间:2017/8/13  字数:3886 
上一章   ‮袭来争战 章一第‬    下一章 ( → )
 韩信率领新军十万,兵五万开赴到了泾河南岸,先锋人马已经强行渡河,击退了封锁河岸的军,长驱直入,直向栎城下。

  周苛则带领数万兵隔岸监视泾的守军,一旦发现守军前去救援,便立即渡河攻城,并阻截出城的援军,这样一来,两座地的重城都被汉军围住。

  司马欣站在城楼眼见大势去矣,而派往董翳的使者没有丝毫回音,已推测董翳果真投效了汉室,当下心灰意冷,答应了汉方使者的要求,投城归顺汉室。

  城门开启,司马欣手持素绫,带着文谋武将出城投降。

  韩信亲自到城门外,接受司马欣的投诚,十五万大军盔甲铮亮,不论新军还是老军面色肃穆,戈剑戟,寒光烁烁,王麾下的谋士武将等官员看到北伐军这等威势,不按捏一把汗,暗忖投降选对了,否则大军攻城,全部要殉葬了。

  “罪人王司马欣,率领才地文臣武将自今起投效汉室,请将军接纳!”司马欣双手拖着王使用的玺和兵符,献给了身前的韩信。

  韩信接过了玺和兵符,递交给身旁的将领,微笑道:“司马将军,咱们又见面了。”

  当韩信在楚方阵营的时候,曾在三秦之地练兵,章邯、董翳、司马欣三王都曾给韩信送去大批秦国降军,经过韩信的训练,进攻汉明关,差一点破掉雄关,长驱直入祸汉川,幸好当时有淳于婉儿坐镇,这才击退了韩信。

  司马欣一身戎装,意兴阑珊,颓叹道:“是你赢了。”

  韩信淡然道:“这是大势所趋,当年本将军拥有数十万甲士,仍攻不破西川的一道雄关,为何,不是因为人数不众,也不是因为兵甲不利,而是信仰和士气,汉川将士上下一心,保家卫国,宁死不退,如今出征乃是为了统一的大业,民心所向,别说你只有数万人,就是数万精锐,也难抵挡汉军北伐雄师!归顺了汉室,将来当能建功立业、名垂青史,不会委屈你王的!”

  司马欣苦笑道:“事已至此,我还有其它选择吗?”

  韩信转身道:“林挚,你持虎符调动城内五万军,到城西集合,安营扎寨,听候本将军调度。”

  “遵命!”林挚抱拳施礼道。

  韩信又笑道:“王将军,派斥候去通知泾对岸的周苛将军,接收泾军的整编,维持好当地的秩序,不得扰民。”

  “末将遵命!”

  韩信对司马欣微笑道:“走,进城吧,明派人去请翟王董翳过来,到时共饮一番,好为两位兄台饯行回汉中城封侯拜相,后仕途一路青云。”

  司马欣颓然道:“韩将军勿要取笑在下了,败军的诸侯,哪还有什么仕途而言,只要能抱住这条性命,安度余生,也足矣了。”

  “汉王选贤任能,注重人才,不会亏待了王的,大可放心!”韩信安慰了两句,切入正题道:“走,咱们进城吧,正式接管栎,自今起关中就是汉室的领土了。”

  栎城地处石川河与清河汇夹之地,北依荆山,南眺渭水,战国初期,魏国乘秦国内之机,夺取了秦国的河西,公元前384年秦献公即位后,立志收复河西之地,于前383年在栎邑修筑了栎城,将国都迁到栎,随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展了对魏国的军事反击,初步改变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秦献公去世后,他的儿子秦孝公继承了他的事业。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贫弱的秦国一跃成为诸国中最先进、最富有的国家,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往事已矣,成为历史的轨迹,留给后人吹嘘不已。

  韩信带着兵进入栎古城,立即控制了王宫,以及国库、兵器库、粮草、军营、司法衙门等,派主豹始一一盘点国库,列好账单,送往汉中城三公六部,等候汉王旨意。

  处理了降军收编、安抚百姓等大悬政之事后,立刻派斥候赶往高奴,让郦食其准备最后收口,迫使翟王董翳乖乖投降。

  当翌郦食其接到军情密报之后,马上进宫求见翟王,向董翳施加压力,董翳闻得司马欣已经彻底归顺,没有任何抵抗,心中暗恨:原来使者说的果然不假,这厮早就有通敌归降之心,如今汉军数十万人马,兵强马壮,实力雄厚,他这翟地几座城池,数万的人马根本无法抵抗,无奈之下唯有同意归顺汉室。

  如此一来,短短月余之内,关中之地尽数落于汉室掌控中,三秦王一死二降,控制了函谷关、武关等入关中的要,使大汉国占据了地利优势,韩信也因此一战成名,隐隐成为了汉室独当一面的第一将才。

  …

  当关中之地发生剧变的时刻,中原诸侯王也终于变了,已感觉到形势的危及,如果汉军继续出关,要对付的就是各路诸侯了,此刻不少诸侯王掌控权力久,都不愿再沦为臣奴,因此立即停止相互的讨伐,开始派使者彼此来往,纷纷结成战略联盟,企图阻抗汉军统一中原的步伐。

  一时间谋士、策士、名家士子、纵横夫子穿梭中原诸侯各国,各大势力的弟子全部下山,相互游说诸侯国的君王和大臣选择盟友,当年战国中期,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此刻天下形势竟与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的格局十分相近。

  最后中原形成了两大同盟,一是北盟军,以卫国为盟主,包裹了赵国赵歇、魏国魏豹、代国陈余、殷国彭越;一是南盟军,有河南王申、九江王英布、临江王共敖、衡山王吴芮、韩王昌等,形成了黄河域、长江域的两大诸侯同盟,使天下大局三分,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混乱局面。

  因燕国远在辽东偏远之地,前不久又嫁公主入汉中,因此与

  函谷关外,黄河北岸的三川郡,驻扎了北联盟的五国联军,其中卫国十五万、赵国五万、魏国五万、代国三万、殷国三万,共三十万人马,号称五十万大军,安营扎寨,准备抗击汉军出关北伐。

  卫国盟主卫晓峰亲自到来督战,随军前来的有安候卫禅、武强候卫少宇,将领卫綮、曹晖、申屠莨、扈超、仇百仞,大小将领三四十位。

  魏国带兵前来的有大将军武满、皇欣,将领柏直、冯敬、周叔等二十几位将领谋士。

  由于陈余击败张耳之后,回了赵王歇,恢复了他的赵国王位,分封陈余为代王,陈余考虑到赵国力量弱小,国内局势刚刚稳定,不便去自己封地,于是留下来辅佐赵王,今联军出兵,陈余亲自带着赵国、代国精锐赶来,赵将司马卬、王武、桓婴、代国大将张同、李左车等人。

  彭越没有亲来,只派了麾下大将葛一泓带兵三万参与盟军之中。

  五国盟军,猛将如云,骑兵八万,战车数千乘,控弦之士达数万,甲士二十余万,实力雄厚,更有墨徒前来相助,使北盟军声威浩大,如中天。

  南盟军中楚军二十万,河南军五万、九江军五万、临江军四万、衡山王四万,韩军三万,共四十万大军,盟主由项云坐镇,河南王申、衡山王吴芮、韩王昌三位诸侯王带军亲临,楚军五虎将之三季布、龙且、桓楚跟随大军前来,除此之外滕震、荆涛、萧公角、庞虎、秦殇、屈、西门川、曹宸、夏央四十多位楚将,加上其它五国的将领,光中郎将官爵之上就有二百多人,人才济济,声势与北联盟旗鼓相当。

  这南盟军屯兵在荥、成皋一带,阻击汉军东进,长江域则由九江王英布、临江王共敖、楚将蒲节共同掌兵十五万,把守江陵,挡东征军顺江南下。

  中原大战蓄势待发,天下百姓的焦点都聚集在了函谷关这一带,金戈铁马,人道革鼎,历史杀伐,就在今朝了,韩信、项云、卫晓峰三人博弈,谁能更胜一筹,成为中原各方百姓、贵族茶前饭后谈论的话题。

  巍峨雄伟的雄关,远远望去,城墙自南向北一字排开,建于陡峭的两峰之间,高约十几米,正中留有两个门上石碣刻着“函谷关”三字,门上矗立着两座三层悬山式城楼,角楼、望楼,间隔而立,外有廊柱围绕,下临马道。

  函谷关通往中原的函谷古道,是一条长约十里的峡谷,这条峡谷是远古时洪水在这片高原上冲刷出的一道裂痕,两面峰岩壁立,高达六七十米,谷底宽处十米,最窄处只有两米,车不方轨,马不并鞍。

  “一夫当关,万夫莫克”的函谷关在战国时代似乎就是“天下”的象征,七国争雄,六国始终未能攻克此处天险,而西秦的百万铁甲正是东出函谷关,成就了始皇帝天下一统的霸业。

  经过一个月的整编,韩信带兵三十万,其中十五万北伐军,五万新军,十万三秦降军,驻扎进函谷关,与南北两个盟军对峙起来。

  韩信升堂点将,招集先锋将以上的将军前来商议出兵之策,副帅灌婴,谋士蒯通、郦食其、长孙沽,大将军纪信、周苛,将军袁英、杨瞳、吕泽,前、左、右将军王、林秋、林挚、邵雄、赵虎、刑晋、梁越明,俾将尚方俊、邱童、秦海、风御烈、易川、杨远征、李波等五十多位大小将领入帐议事。

  韩信一袭戎装,相貌雍容,神态温和却隐隐带着森然气息,虽然久经沙场,但他身上却没有散发沙场的杀气,气势沉稳,绵绵悠长,目光锐利地扫过帐内一周的武将和幕僚,开口道:“楚汉卫三国之战,已经进入了最关键时刻,这一出定中原归属的博弈,由我们做先锋,与南北联盟军对抗,一旦我军失利,汉王就会御驾亲征,作为臣子,岂能让汉王涉险督战,我们身为军人将臣,自当全力以赴,为汉室横扫诸侯,成就大汉宏图霸业,诸位可有信心随韩信大破诸侯联军!”  WwW.PiNgGXs.COm 
上一章   寻秦记续之战龙返秦   下一章 ( → )
瓶盖小说网为您提供龙竹编写的寻秦记续之战龙返秦全文免费阅读;请把寻秦记续之战龙返秦最新章节分享推荐给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