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盖小说网为您提供华夏立国传txt下载
瓶盖小说网
瓶盖小说网 综合其它 网游小说 现代文学 玄幻小说 军事小说 言情小说 侦探小说 热门小说 历史小说 同人小说 灵异小说 仙侠小说
小说排行榜 诗歌散文 都市小说 幽默笑话 伦理小说 科幻小说 官场小说 重生小说 武侠小说 穿越小说 经典名著 竞技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豪郛老师 都市滟遇 外科病房 天梦使者 孰女味儿 名门艳旅 丝袜孰母 豪卻家族 伦巴灵魂 更爱美人 仙侠魔踪 豪门怨史
瓶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华夏立国传  作者:曾鄫 书号:2826  时间:2014/2/17  字数:5673 
上一章   ‮3 州梁 章五十二第‬    下一章 ( → )
 五月,伪赵麻秋与石宁复帅众十二万进屯河南,刘宁、王擢略地晋兴、广武、武街,至于曲柳。六月,辛酉,大赦。秋,七月,林邑复陷南,杀督护刘雄。隗文、邓定等立故国师范长生之子贲为帝而奉之,以妖异惑众,蜀人多归之。

  -----引言摘述

  时间很快到了永和三年八月间,这数月间曾华前所未有的忙,比以前做典农中郎护长水校尉将还要忙。头两个月,他一边制定“新政”制度,一边训练整编后的梁州军。在新政改革大纲出来以后,他和心腹谋士车胤、穆之等人商量了十几,将细节修改了又修改,然后开始在各郡县推行。

  任何新政都会遇到阻力和反对,这个是曾华等人所预料到的。这股阻力也正如他们所预料的一样,主要来自巴西、巴、涪陵三郡,尤其是巴西郡。

  在曾华的“新政”中,受到关注和反对最大的应该是均田赋税制,而最大的反对者就是拥有大量土地的豪族世家。他们不愿看到百姓都有田分,也不希望赋税按照田地亩数来征收,这样的话他们的损失就太大了。

  在汉中、上庸和晋寿三郡本来就没有什么豪族世家,就是留下的几个在曾华嫡系势力的包围下也是势单力薄,起不了什么大风。而在豪族世家较多的巴西、巴、涪陵三郡中,由于大家都是刚刚归附过来,需要夹着尾巴做人,加上曾华没有强行征收他们的土地,而对于他们属下少则百余,多则上千的部曲奴仆则采用赎买制。但有部曲奴仆可自请上书官府,由官府出钱将他们从豪族世家手里赎买出来,另迁他地授田耕种,在纳数年赋税之外的“赎买金”之后,他们就和平常百姓一样了。

  如此一来豪族世家就找不到借口起事造反,但是小动作还是要弄一下的。于是三郡的豪族世家一边在地方大动手脚,阻挠新政推行,一边纷纷派人到江陵甚至建康活动,上书朝廷,控诉曾华在梁州政。

  但是这个时候的桓温和司马昱都在努力拉拢曾华,加上那些告状的都是新归附的豪族世家,在旧成汉有势力,但归了东晋就显得根基和影响力太浅了,朝廷和江陵怎么会为了他们去动西征首功之臣呢?

  所以三郡豪族世家在建康和江陵的活动结果都差不多,财物如水价的花了出去,但是都督府和朝廷却连训斥曾华的表示都没有。虽然有些名士对于曾华新政中一些举措不满,但是曾华本来就是出了名的怪人,加上倚仗上面有人,对于朝野的一些议论,曾华一嘴脸的无赖。行,我做的不好,那你来。那些名士清官顿时不愿做声了,梁州孤悬前线,加上曾华尽掌枢要军权,谁没事冒险跑那里去讨个没趣。当然了,还有一些“内幕”这些都是曾华后来才知道的。

  于是三郡有些别有用心或者心急的人乘机强自起兵闹事。但是这些起兵都在曾华等人的预料之中,于是都成了梁州军的实战训练。三个军团轮出击,横扫三郡。上百家豪族世家被一一攻破,家产被抄没,家人被发配,自己和上千亲信羽们一起,被高挂在木杆上成为豪族世家们的反面教材。

  曾华更是以此为借口,将属下六郡数百余家豪强世家连同他们的家人数千人一起强行迁移到汉中南郑,以便就近治理,只留族人和部曲奴仆继续在旧地耕种。

  如此肃靖一番之后,曾华不但让人看到了他打异己的铁血手腕,也将梁州开始经营地象铁桶一样,以至后来江陵和建康根本就渗透不进来。

  而影响同样深远的官职分设制和劝学‮试考‬制,暂时还没有给众豪族世家带来损失,也没有侵害到他们的利益,所以就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和反应。

  在这数月中,不光梁州发生了许多事情,南边的益州也发生了很多事,不过都是叛的事。四月,成汉故镇东将军邓定,将军隗文在大煞星曾华北上就任走了之后,终于按捺不住自己对旧朝成汉的“一片赤诚之心”跳出来造反了。他们行事比两王要谨慎的多,先是秘密联络豪族世家,组织军队,然后看准时机突然发难,杀蜀郡太守顾泰,重新占据成都。

  邓定和隗文在成都举起“义旗”之后,各地豪族世家纷纷响应,梓潼、蜀郡、广汉、健为、汶山(治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汉原(治今四川崇庆西)、汉嘉(治今四川雅安北)诸郡烽火四起。

  驻彭模的周抚和周楚父子被蜀南的健为、汉原、汉嘉三郡叛搞得焦头烂额,所以就根本没有兵力去支援驻涪城的杨谦和萧敬文。于是杨、萧二人所领的数千人马在梓潼、蜀郡、广汉、汶山四郡叛军围攻下,显得势单力薄了,很快就招架不住,于是一边派人向彭模、汉中和江陵报急之后,选择了叛军势力最小的广汉郡做为退路。五月,杨、萧弃涪城,沿涪水而下,退守广汉德城。至于身后的梁州的晋寿和巴西,说实话,杨、萧二人还真不好意思退过去。

  杨、萧的急报被送到曾华的手里,却被顺手丢到一边去了。当时的曾华正在加紧训练自己的梁州军,预备镇新政施行时遇到的反对,所以不愿意轻易出兵南下。再一个原因他不希望益州在自己完全掌握梁州之前就安定下来了,吧,反正有周抚父子和杨、萧二人南北呼应,总不会让那些“成汉复辟分子”翻了天。

  到了七月,隗文、邓定等人居然立故国师范长生之子,成汉故丞相范贲为帝,打出了天师道的旗号,响应的蜀中百姓就更多了,毕竟范家父子在蜀中的名望在那里摆着。这事就有点闹大发了,而且不是一般的大了。于是,又一份急报很快送到正在主持“梁州军政联席会议”的曾华手里。

  曾华看完杨、萧的急报之后,不由一笑,顺手将它遍传围坐的车胤、穆之、柳畋、张渠、徐当等人。

  担当“总参军”一职的车胤不由皱皱眉头说道:“我军刚刚肃靖梁州全境,而六郡的豪族世家也刚迁到汉中,虽然大的事端不会有了,但还不是太平无事、可以出兵益州的时候。”

  汉中太守穆之赞同道:“车武子说的是,现在梁州虽然已经初步安宁了,但是离稳固还差几步。我们现在出兵益州蜀郡,恐怕与大人数月前制定的策略不符呀。”

  本来在那里跃跃试的徐当、张渠等人听到两大谋士都不赞同出兵益州,顿时都缩回头,不再言语了。

  曾华听完之后,没有立即出声,只是继续跪坐在那里,歪着头望着屋顶沉思了一会,然后才开口说道:“隗文、邓定都不足惧,唯一值得斟酌的是范贲,此人本是天师道首领,在蜀中百姓的名望极高,要是处理不好,恐怕蜀中很难有安宁了。”

  “是的,其实此人是蜀中安定的关键,可惜顾太守没有好好请出此人,现在却被叛军笼络过去了。”穆之说完之后,不由为那位以身殉职的蜀郡太守顾泰叹了一口气。当时大家知道成都是个火山口子,人人刮完地皮之后都赶紧各自闪路回自家地盘,却不想这位蜀郡太守却美滋滋地跑过来,还以为拣到了宝。

  这也许就是西征灭成汉太快的结果吧。许多成汉的旧势力还没有在西征战争中被“淘汰”或者“被打服气”就稀里糊涂跟着主子投降了,加上桓温要急着赶回江陵,而另一位唯一能镇得住脚的曾华似乎别有用心,只想去新授的地盘,都不愿过久的镇守成都。结果两大重量级人物一走,火山没蕴量多久就爆发了,全砸在不开眼的顾泰头上。

  穆之为顾泰叹完气之后,又偷偷地看了一眼正首的上司-曾华,心里暗暗思量着,曾华其实早就看出稳定蜀中的关键,可就是不吭气,看来是早就有了深远的打算,只怕这益州不到要姓曾的时候是消停不下来了。

  自从跟了这位年轻的新上司之后,他越来越觉得自己以前小看了这位新贵。真的如车武子所说,这是位走一步看十步的主,经常是漫不经心地几步棋,却是含义深刻的布局,不是临到头了,恐怕神鬼都难测呀!

  坐在那里的曾华一点都不知道下首的穆之对自己的敬仰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虽然他做事比较喜欢有长远计划,而且做为一个现代人,所谓的战略学、地理边缘学、统筹学等学科知识运用的还不错,但他还不是一个诸葛孔明,还不能掐指一算什么都算出来了。

  这不,他还在那里盘算着这益州估计能到什么时候,自己该什么时候手可以保证利益最大化。可是思来想去脑子里却总是哄哄的,怎么也理不出一个头绪来。看来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还是先放一放吧,观察观察吧,等待最佳的机会再说。

  现在自己最重要的是凝聚力量,不知道历史还能留给自己多少时间,自己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不多,就记得一个王猛和前秦苻家,还有一个冉闵和他那个无比悲壮的杀胡令。前燕慕容家还是通过金老大的《天龙八部》认识之后才去了解的,据说很臭,在中原横行一时。这应该都是石虎死后的事情吧,这样看来死盯着石虎就行了,他死就意味北方大,可以混水摸鱼了。不过自己实力不够估计也摸不到什么大鱼,所以自己杆子硬才是硬道理。步兵咱不愁,工农业咱也不愁,可关键咱去哪里淘换一些骑兵回来,要不然就是后世宋朝的翻版,经济再牛X,在北方平原跟游牧民族打还是吃很多亏。

  骑兵!骑兵!只有有了骑兵老子才算是老虎上翅膀,苍龙归了大海。曾华暗暗地想着,突然不由灵光一现,对了,找他们要。想明白一个问题了,曾华转过头来这才发现满满一个大厅的人都默然无语,看着自己在那里YY。

  曾华笑了笑,反正大家习以为常了,继续刚才被急报打断的议题吧。

  “张太守禀报道,邓、隗叛军只是在晋寿郡边境外晃了一下又退回梓潼郡去了,根本没有再北上一步了。他现在正密切关注着叛军的一举一动。”车胤说的是晋寿太守张寿呈上来的报告。也难怪,在蜀中威名显赫的曾华没有从梁州下来,邓、隗二人已经是烧香拜神了,怎么敢没事还来招惹他呢?所以连梁州晋寿郡一步都不敢踏进来。

  “甘太守禀报道,魏兴郡的赵军没有什么动静,还是老样子。倒是新任的司州刺史司马勋移兵南乡,到处抓了一、两千青壮充实军队,把个南乡郡闹得飞狗跳的。”

  甘太守是上庸郡太守甘芮,他主要防御的是北边魏兴郡的赵军,当然还有可能“误入”的东边友军。现在北赵的石虎已经患上了“歇斯底里凉州狂恋症”好像西凉的张重华抢了他老婆,给了他一顶绿油油的帽子一般,正集中全赵的大半兵力猛攻凉州河南之地(今甘肃黄河以南地区)。要不是被张重华倚为长城的谢艾有两把刷子,说不定真的被生猛的北赵给灭国了。

  现在北赵和凉州在河水(黄河)、洮水下游一带打得火热,自然不会有闲工夫来搭理南边的晋室,所以从魏兴郡到广陵郡(治今江苏清江市),整个赵晋边境线是少有的平安无事。而跟着西征大捷普调一级的安北将军、司州刺史司马勋虽然终于有地盘了,多了一些兵马,但是目前就是借他两胆他也不敢西进来抢地盘。

  “但是他们都觉得官员人手不够用,希望南郑能再多派些人才下去。”车胤继续说道。

  “告诉他们没人了,再嚷嚷我就把马夫王三给他派过去。”曾华郁闷地答道。

  车胤等人知道他们哥三说话都是这个德,微微一笑也不再言语了。

  曾华又开始犯愁了,人才呀!我上哪去找人才呀!现在自己梁州州府和六郡的郡守、郡尉等中高层官员基本上都安置好了,可县令、尉一级的官员却缺得厉害。曾华在开始的时候把一些人口只有几百户、上千人,更像村的县给并到一些大县里,乡正等官由当地百姓自行推举,如此简了地方机构官员却还有很大的缺口。

  曾华想了想,看来靠自己培养是来不及了,这点自己有点疏忽了,只有大肆招贤纳才了。

  “武子、武生,我打算设一招贤馆,由你们主持。你们以我的名义广传文书,但凡有才者,不论门第高低都可报投,老子管吃管住,只要真正有才者我一律重用。但是你们可要把好关,我可不要什么能清谈的,这种人老子直接放狗咬他!”

  “接下来是军事总结。现在长水军变成了梁州军,队伍增长了七、八倍有余,但是实力我看连一倍都没有增长。所以人多不是好事!重要的是要兵!各军团已经训练有半年了,实战也打了几场了,现在每月除了三次拉练,还要一次大演练,三个军团轮对抗,我会亲自上阵跟你们练练,要是谁输了别怪老子削他!名将不是读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军队也一样。”曾华拍着茶几对柳畋、张渠、徐当等军职人员说道,把众将唬得一愣一愣,咬着牙准备回去把手下好好再突击训练一把,跟这位军主打起仗没人敢掉以轻心,都是跟着军主的老人,丢不起这个脸,不能输太多。

  “良材,你继续派人对梁州的西、北两个方向进行刺探,不管怎么样,我要得到这两个地方最详尽的情报!”曾华转向对主管情报刺探的田枫说道。

  开到傍晚“梁州军政联席会议”终于开完了。按照惯例该是曾华宴请大家吃一顿。曾华不但能管民治兵、“文韬武略”而且素有“奇才”其中一项就是能弄出一些“稀奇古怪”却美味之极的佳肴来。

  所以大家参加筵席的积极远胜于参加联席会议。

  今天的美味是用草药配制的香的狗火锅。

  八月天吃狗火锅的确有些生猛,但是香味一出来大家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以张渠、徐当为首,纷纷除冠去衫,光着膀子上阵。吃到最后,就连两位名士-车胤和穆之也不知把自己的布冠丢到哪里去了。

  曾华哈着热气,一边嚼着刚从锅里挟出来的一块狗,一边继续把筷子伸向瞄了许久的一块后腿,这时,门口亲兵禀报道:“大人!有人在门口求见!说是你的故人!”

  “故人!”曾华刚一愣神,那块瞄好的狗就被眼疾手快的徐当一筷子挟走了。郁闷的曾华一边丢下筷子一边恶狠狠道:“吃!吃!小心撑死你!”

  谁知徐当却无赖地答道:“大人,你真想撑死属下就再来一只吧!”

  曾华无奈,只能悻悻地转身走到门口,问亲兵道:“什么故人?有几人?可曾说他姓什么?”

  “回大人,来者两人,并有随从十几人,都说自己姓范!”  Www.PiNgGXs.COM 
上一章   华夏立国传   下一章 ( → )
瓶盖小说网为您提供曾鄫编写的华夏立国传全文免费阅读;请把华夏立国传最新章节分享推荐给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