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盖小说网为您提供华夏立国传txt下载
瓶盖小说网
瓶盖小说网 综合其它 网游小说 现代文学 玄幻小说 军事小说 言情小说 侦探小说 热门小说 历史小说 同人小说 灵异小说 仙侠小说
小说排行榜 诗歌散文 都市小说 幽默笑话 伦理小说 科幻小说 官场小说 重生小说 武侠小说 穿越小说 经典名著 竞技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豪郛老师 都市滟遇 外科病房 天梦使者 孰女味儿 名门艳旅 丝袜孰母 豪卻家族 伦巴灵魂 更爱美人 仙侠魔踪 豪门怨史
瓶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华夏立国传  作者:曾鄫 书号:2826  时间:2014/2/17  字数:5818 
上一章   ‮2 池仇 章十三第‬    下一章 ( → )
 俞归至姑臧,重华称凉王,未肯受诏,使所亲沈猛私谓归曰:“主公弈世为晋忠臣,今曾不如鲜卑,何也?朝廷封慕容皝为燕王,而主公才为大将军,何以褒劝忠贤乎!明台宜移河右,共劝州主为凉王。人臣出使,苟利社稷,专之可也。”归曰:“吾子失言!昔三代之王也,爵之贵者莫若上公;及周之衰,吴、楚始僭号称王,而诸侯亦不之非,盖以蛮夷畜之也;借使齐、鲁称王,诸侯岂不四面攻之乎!汉高祖封韩、彭为王,寻皆诛灭,盖权时之宜,非厚之也。圣上以贵公忠贤,故爵以上公,任以方伯,宠荣极矣,岂鲜卑夷狄所可比哉!且吾闻之,功有大小,赏有重轻。今贵公始继世而为王,若帅河右之众,东平胡、羯,修复陵庙,天子返洛,将何以加之乎?”重华乃止。明王与武都氐王初恶,峙兵武兴关,互表攻难。

  ----引言摘述

  杨绪出了南郑,被冷风一吹,立即清醒了,知道自己喝大了,说了很想说但却是不应该说的话。杨绪看到垂头丧气的随从和后面虎视眈眈“押送”的梁州军,心里不知如何是好?这梁州刺史曾华是不是太小题大作了,不就是自表请职吗?大家伙都是这么干的,我招你惹你了?就为这个你大冬天的把我轰出来,居然连上朝进献的礼物也了,太黑了。

  但是杨绪等人却不敢多话,后面的梁州军军士的手可都按在刀上。可是回去怎么代呀?杨绪骑在马上思来想去,还是先回去再说吧。

  于是杨绪一行只好灰溜溜的跑回武都,向杨初说明情况请罪。

  杨初一听,顿时火大了。按照惯例,自己上表到建康,然后晋室会按照表上用“含蓄笔法”所要求的进行官职封赏,这都是现在“外藩们”的“潜规则”都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只不是杨绪一时大嘴?*隼炊眩阋膊挥谜饷创蟮姆从ρ剑∮植皇且愕墓僦埃拍闶裁词铝耍?br>
  杨初更心痛那一堆“上供”的礼物。为了拉拢和晋室的关系,杨初可是下了血本,结果“送”倒是送出去了,可一都没捞到。

  于是杨初决定去信南郑,找这位邻居好好理论一下。大家乡里乡亲的,用不着这么小题大作。但是从武兴关传来的消息顿时让杨初气炸了,看来这位梁州刺史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小题巨做了。

  根据传报,梁州刺史四处传文,痛斥武都氐酋不思天恩,不服王化,据秦州诸郡,自号为王。在檄文中,梁州刺史历数老杨家历史上的种种劣迹。汉末建安年间,杨家先人杨腾就跟着凉州马超、韩遂、杨秋,连同兴国氐酋阿贵一起叛逆,对抗许昌朝廷(曹魏政权),后兵败窜入蜀汉。前魏朝太祖武皇帝(曹)却施恩赦其余部,只迁扶风、天水。而杨腾不思天恩,继续跟着蜀汉对抗“中国”

  到了我朝,杨家先人杨飞龙受朝廷封号,假征西将军,恩准率部还居略。惠帝元康六年,匈奴﹑卢水胡﹐雍﹑秦二州氐羌作,氐人齐万年称伪帝。杨飞龙外甥令狐茂搜(杨茂搜)不思皇恩,不图报国,反而趁自号辅国将军,右贤王,割据秦州二郡。狼子野心,由来已久。今成汉俯首,仇池不思归附,反而威胁朝廷,不与封赏便自立。此等作为,与谋叛作何异?如此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之。

  看完这份抄写的梁州刺史檄文,杨初当时气得脸色发青,浑身哆嗦、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看来南平才子车胤的文笔还不错,还颇有些效果。

  好容易等杨初回过气来,武兴关过来的传令兵才敢继续禀报:“梁州聚军万余,汇集平关下,封锁道路,肆意辱骂,并挑衅寻战。武兴关不敢怠慢,紧闭关门,并请大王早发援军。”

  话刚一落音,整个武都仇池公府里就只听到杨初的咆哮。他就像一只彻底暴走的狮子,须发倒立,舞着双手,一通大吼大叫,宣着对梁州刺史曾华的愤怒,发誓要把曾华剁碎了喂狗。但是远在南郑的曾华是无所谓,反正也被李势这样咒过,虱子多了不怕了。

  很快,一连串命令从仇池公府里送出,武都附近的军队被紧急征集,连同驻扎在祁山一线防御北赵的军队一起,总共步兵一万,骑兵五千,迅速向武兴关开去。仇池国总共就不到两万五千军队,还要防御北边的赵国,杨初还是调集了大半人马东去跟梁州打擂台,看来曾华把他气得不轻。

  南郑的曾华也不示弱,迁扬威将军穆之为镇北将军长史,移驻沮县,和从沔移驻过来的宣威将军柳畋,率领第一军团的六千精锐和一千汉中府兵,在武兴关前耀武扬威。再迁威远将军车胤假汉中太守,代替穆之坐镇汉中南郑。曾华把擅于军略的穆之派往沮县做“前敌总指挥”以偏长智谋和内政的车胤代其汉中太守,看上去用心良苦。加上第一军团和紧急征集的汉中折冲府兵,颇有拔剑张弩、杀气腾腾的味道,把对面的武兴关守将吓得不轻。

  再调武毅将军张渠率第二军团移驻晋寿,威胁仇池南部的平郡,授权晋寿太守张寿指挥晋寿折冲府兵,配合张渠的行动。调武烈将军徐当率第三军团左厢军移驻成固,替张渠守汉中北,右厢军继续驻守西城。

  不但如此,曾华还从舆论上开始打仇池。

  曾华正式拜表上书朝廷痛斥仇池杨初“道德败坏、寡廉鲜、不思皇恩、图谋不臣,明为藩臣,实为逆贼!对于这种人,就是一个管养马的小官都是抬举他了。所以强烈要求朝廷明诏天下,将这个败类曝光与天下。”

  除了曾华那镇北将军、梁州刺史的署名外,还有穆之、车胤、张寿、甘芮等一干梁州官员的联衔署名。朝廷接到这份上表,不明就里,一头的雾水,不知道仇池杨初怎么得罪了曾华,引得他如此然大怒。朝廷思来想去,拖也不是个办法,只好派员下来调查调解。

  曾华上表没多久,杨初老祖宗杨腾的名字有幸成了三国传中一名配角,一名大大恶的配角。他一脸尖嘴猴腮的贼模样,上窜下跳,颠地跟在凉州反贼马超、韩遂、杨秋的股后面,勾结兴国氐酋阿贵,煽风点火,造谣生事,唯恐天下不。然而兵败之后,杨腾不但弃同不顾,就是连他的部属亲人也不管了,只顾逃入蜀汉,去添蜀汉刘家的股去了。(在三国传里,是比较偏向曹魏的。因为如果曹魏不是正朔的话,那继承曹魏政权的晋室就更值得怀疑了。)

  经过“官办说书人”这么一宣传,仇池氐人杨腾的名字在梁州都臭了,不但搞得梁州氐人抬不起头来,就是姓杨的都觉得没脸见人了。

  最后趁着这个热乎劲,仇池杨家迅速被宣传为从老辈上坏起,一直坏到现在的杨初,都是些吃人饭不拉人屎的臣贼子。要是杨初这个时候来到梁州,就是不被气得吐血身亡,也会被知道他身份的梁州百姓用吐沫给淹死。

  在梁州舆论大起,百姓鼓噪谴责杨初时“始作俑者”曾华却秘密地把三个军团的陌刀手共六队六百人,全部集中到南郑南,分成左右两屯,直接受自己管辖。

  接着,曾华在这六百陌刀手里举行一场比武大赛,选出两名优胜者。最后雍州北地郡民段焕段元庆和并州上民赵复赵长军颖而出。

  段元庆身高七尺两寸(读者自己对照前面的公式算一算),雄壮昂伟,臂长力沉,擅勇击,喜背强弓持陌刀上阵,远者张弓急,无一不中;近者持刀横扫,挡者皆碎。一夫当关,万夫莫敌。

  赵长军身高七尺,身形瘦高却力大无穷,一把百十斤的陌刀舞得跟稻草一般,擅技击搏杀,喜持陌刀挎横刀上阵。一丈之内陌刀如巨蟒搅水,更如猛虎扫尾;抢得近身,横刀如毒蛇吐信,更如恶狼噬食。千军万马不能近其身。

  曾华看到这二人,眼里只冒星星。这简直就是人间凶器,战场绞机。有这两位勇猛无比的哥们在前开路,加上后面六百势不可挡、横扫一切的陌刀手,那还不是遇神杀神,见佛杀佛。当即拜两人为左右陌刀将,暂时各领左右两屯陌刀手。从此,凡任左右陌刀将者,无不是勇冠三军者,任者倍感尊荣。

  而左护军营统领乐常山,右护军营统领魏兴国都是以勇武闻名三军者,这些猛人聚集在南郑南,顿时让曾华心里飘飘然,真有点猛将如云的味道。

  永和四年终于到了,刚过上元节,张寿派人押来一人,说是非常符合军主的“要求”

  原来曾华在年中就传书给属下各郡郡守,要他们暗中寻访熟悉仇池地形道路的人,寻到后立即秘密地送到南郑。张寿是少数知道曾华找人原委的人之一,所以也找的最尽心。

  “你叫什么名字?”曾华仔细地看着眼前跪着的这个人。这个男子大约二十五、六岁,头发又长又,随便用一个木枝挽着。穿着又宽又大的麻衫长袍,这看上去又旧又不合身的袍衫应该原本不是他的,而是张寿叫人临时给他换上的。

  他瘦黑的脸上有一双非常有神的眼睛,尽管眼睛的主人尽量地低下头去掩饰它,但是那双眼睛里偶尔出的锐利目光还是被曾华给捕捉到了。被藏在旧衫袍里的身形显得有点瘦弱,但曾华仍然能感觉到一种蓄势待发的力量,就象一只被捕获的野狼,表面上非常驯服,但却在驯服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桀骜不逊的心,只是在苦苦暗忍着不发。

  这是一个不简单的人。当曾华仔细观察一番之后,尤其是看到他身上暗蓄的气质和那双眼睛之后。

  “回大人,小的叫姜楠。”姜楠恭敬地答道。

  “据晋寿张大人说,你很熟悉仇池武都的地形和道路。”曾华漫不经心地问道。

  “回大人,小的略知一二。”姜楠答道。

  略知一二,曾华不由地笑了“你听说了吗?我和仇池的杨初闹翻了,正在峙兵武兴关。”

  “回大人,路上听旁人说起过。大家都说这仇池杨家不是好东西。”姜楠继续低着头恭敬地答道。

  “那你认为杨初怎么样?”曾华接着问道。

  姜楠迟疑了一会,依然低头答道:“回大人,杨家没一个好东西。”

  “哈哈,你也这么认为那就好。”曾华不由大笑起来“那你猜出我叫你来的目的了吗?”

  “回大人,小的不敢妄猜!”

  曾华停了一会,突然继续转问道:“你为什么会熟悉仇池武都的地形底细的呢?”

  看到姜楠还在那里犹豫,曾华鼓励道:“姜楠,你不要顾虑,有什么说什么!至少我不是你的敌人!你一点你要相信。”

  “回大人,小的是杨初弟弟杨岸家的逃奴。”姜楠一咬牙回答道。当年他从武都逃了出来,历经千辛万苦逃到晋寿,收留他的那村人看他模样就知道是从北边仇池逃出来的,所以才在官府里备了案,成了官府的奴仆。反正当时成汉和仇池的关系又不太好,白得的奴隶劳力不用白不用。所以张寿叫人一翻档案就查出他来了。姜楠知道前面的这位大官肯定知道自己的底细,刚才是故意这么问自己的,就看自己坦不坦白。

  “那你现在能猜出我为什么要找你了吗?”曾华突然一转,又问到前面的问题去了。

  “小的妄猜,大人想找一条去仇池武都的小路。”姜楠朗声说道。

  有意思,这人很聪明。曾华点点头,叫仆人在旁边下首备好一个座位,叫姜楠跪坐在一旁说话。姜楠二话没说,依言跪坐过去,只是还低着头。

  “你能说说你是如何从仇池南逃下来的?”曾华叫人端上一杯茶,然后继续问道。

  姜楠看到前面摆上的茶几和茶杯,突然有些不自在了,在那里扭了两下身子,很快就镇静下来了,平静地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数年前变成杨岸家的奴隶,作牛作马,过得十分艰辛。后来听说杨岸要用二十名奴隶殉葬他那突然死去的小妾,已经指定是我们这一曲奴隶了。反正是一死,不如拼一拼。于是我就和四个奴隶结伴逃出仇池。我们没有走东边部众聚多的西汉水,而是往西从宕昌羌部众的东边走到了孔函谷,然后从那里沿着白水江(今白龙江),小心避开白水羌,翻摩天岭来到晋寿。一路仓惶不安,缺食少穿,最后五人只剩下我一人到了晋寿,被捕为官奴,一待就是两年。”

  曾华听完不由点点头,看来比我南逃时还不堪,好歹我那时还有甘、张两位兄弟和数百人。看看这位姜楠,就知道老天爷对我还不薄。

  “那你还记得那些路吗?”曾华最关心的是这个。

  姜楠想了一下,肯定地点点头答道:“回大人,小的不会忘记那段路的。”

  曾华放心了,他问过好几个人,都没有人能如此绕来绕去,大多都是或直接沿西汉水直下晋寿郡,或从平郡直下晋寿郡。看来这次张寿找对人了。

  “那就好,你想想,我要是带两千五百人沿着你走的那条路,多久能到武都(今甘肃西和县南,仇池山下)城下?会不会被别人发现。”

  “回大人。从晋寿过摩天岭一段路人烟罕见,应该不怕被人发现。关键是过白水的时候。那里有数万白水羌牧居,需要小心避开他们。不过那里崇山峻岭、连绵不绝,而白水羌主要聚集在白水河谷周围,我们远远地绕过去就可以了。”姜楠一边盘算着,一边答道。“到了孔函谷,那里是宕昌羌部众的地盘,我们从他们的东边掠过,就可以直接到武都城下了。如果顺利的话,只需十就可。”

  说完,姜楠又补充道:“现在是隆冬已过,早正寒的时候,山上的雪还没有开始化,而且还有可能有雪天。这个时候的各羌人部众是不会轻易出营地的。”

  曾华听完之后,默然不语地看着姜楠,看得姜楠心里直发,跪坐在那里有些不安。此子不是一般人,普通人逃命就逃命了,而他不但逃得命来,连路上的情景也摸得一清二楚,此等心计见识“有心人”这个称呼就太小瞧他了。如此坚韧有识之人,曾华觉得自己还是第一次碰到。一定要把他的底细问出来,然后收服他!

  过了好一会,曾华才悠悠地说道:“姜楠,我连奔袭武都这等机密大事都与你相商了。你能不能把你的老底跟我说一说?也好让我安心!”

  姜楠一听,马上俯首磕头道:“小的不敢,小的不敢,小的只是顺着大人的意思往下说。”

  姜楠的确感到有点委屈,自己被你导着说那些话的,现在变成了我知道“重大军事机密”了,要我老底,你这不是诓我吗!

  曾华不做声,只是跪坐在那里,右手按在茶几上,食指有节奏地敲着桌面,声音震得姜楠的心一颤一颤的,最后实在忍不住了,俯首磕头道:“小的是昂城(今阿坝)羌酋姜聪的儿子。”  WwW.PiNgGXs.cOm 
上一章   华夏立国传   下一章 ( → )
瓶盖小说网为您提供曾鄫编写的华夏立国传全文免费阅读;请把华夏立国传最新章节分享推荐给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