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盖小说网为您提供华夏立国传txt下载
瓶盖小说网
瓶盖小说网 综合其它 网游小说 现代文学 玄幻小说 军事小说 言情小说 侦探小说 热门小说 历史小说 同人小说 灵异小说 仙侠小说
小说排行榜 诗歌散文 都市小说 幽默笑话 伦理小说 科幻小说 官场小说 重生小说 武侠小说 穿越小说 经典名著 竞技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豪郛老师 都市滟遇 外科病房 天梦使者 孰女味儿 名门艳旅 丝袜孰母 豪卻家族 伦巴灵魂 更爱美人 仙侠魔踪 豪门怨史
瓶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华夏立国传  作者:曾鄫 书号:2826  时间:2014/2/17  字数:7176 
上一章   ‮局结的初杨和延叶 章一十四第‬    下一章 ( → )
 明王见陇西大儒郑具。具为叶延之儒官礼师,制官制,复周礼,颇为重用。然笮朴告知曰其家已为叶延所灭。具悲绝,明王怜之,礼送至南郑,未及月余,具忧郁而亡。

  ______引言摘述

  曾华早就听笮朴介绍过,知道这郑具是陇西郡、乃至秦州的大儒,见郑具如此老泪纵横地向自己郑重施礼,连忙站起身来走到郑具的跟前,双手扶起这位老者。

  “郑老先生,请坐,快请坐!”曾华非常恭敬地扶着郑具坐在下首,然后自己回到上首坐好。

  安坐下来的郑具用宽袖将自己脸上搽拭干净,向曾华拱手说道:“老朽失态了,还望大人见谅!”

  “老先生对朝廷的赤诚可昭月,刚才全是老先生拳拳赤心的表现,怎么说得上是失态呢?”曾华连忙答道。

  “老先生在这荒野之处过得如何?”曾华继续关心地问道。

  “多谢大人关心,我在这里过得很好!这里的吐谷浑酋首叶延是个倾慕道德仁义的谦谦君子,不但读《诗》、《传》,还一心向礼,并试图在这吐谷浑试行周礼古制,让这蛮夷羌人懂礼懂义。”看来郑具对叶延的印象好得不是一点点。他明明知道曾华这次来慕克川肯定是来对付叶延的,却故意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似的在曾华眼前猛夸叶延这个好学生。

  曾华看着头发花白的郑具还在那里神采飞扬地继续为叶延说好话,心里不由一阵悲凉。这位老夫子在如此的情况下还希望用道德仁义感化那些胡人,也许在这些老夫子眼里,不管死多少人,当有一天那些凶残的胡人终于杀厌了,杀累了,终于开始穿上宽袍念起道德文章起来,终于开始遵守礼仪体制起来,他们都会以为是自己的胜利,都会以为又是一个新的盛世的开始。

  而坐在郑具对面的笮朴心里却是另一番心思。他原来是一位读诗书经义的才子,但是再高的学问在世中也无济于事。在经历了家破人亡的痛苦之后,他开始已经没有郑具身上的那种“理想主义”他已经明白这个世界的残酷,也明白该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如何活下去。

  曾华和笮朴怀着各自的心事,默不作声地坐在那里看着郑具在那里详细地讲述着叶延在自己的教诲下如何遵行周礼,如何奉行仁义。

  长篇大论的郑具终于停止了自己的话题,他骄傲地昂着头端坐在那里,直盯着曾华,目光中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叶延已经被自己教诲成“好人”了,你们该怎么办就看着办吧。

  曾华依然没有说话,而笮朴也闷声坐在那里,帐厅里一片沉闷的气氛。

  过了一会,沉默的曾华给笮朴递去一个眼色,坐在那里的笮朴眼睛里闪过带有一丝幸灾乐祸的复杂神情,拱手盯着笮朴说道:“郑老夫子,请恕学生冒昧,有一个坏消息要告诉你。”

  没等惊讶的郑具开口答话,笮朴继续说道:“我昨晚审问一位吐谷浑贵族时知道一件事。当初是这位贵族奉叶延之命率领千余骑众侵扰陇西郡城,掠走老先生的。”

  郑具知道这件事情,开始很气愤叶延的野蛮手段,后来慢慢地被叶延的“诚意”感化,改认为这是叶延这个蛮胡求贤如渴的表现。听到笮朴如此说,不由地点点头。

  “这位贵族在掠走老先生之后,还按照叶延的命令,将老先生阖家上下共一百二十九口杀得干干净净,听说是叶延为了绝了先生回陇西的念头才下此命令的。”笮朴继续沉声说道。

  郑具听到这里,顿时呆在那里了,如同被惊雷劈中了一般。到了慕克川一段时间后,他曾经试图联络陇西的家人。每次叶延都装模作样地派人去送信,然后回来说赵国正在攻打凉州,陇西诸郡一带兵荒马,道路不通,而郑具也信以为真,继续期待音信重通的那一天。

  但是最终却是这个结果,郑具坐在那里,只觉得万念俱灰,两行热泪又悄然地落在那悲伤绝的脸上。他不由地仰起脸来,无助地望着帐顶,哆嗦的嘴和颤抖的身子让人深刻感到那种绝望和凄凉。笮朴以前也曾经有过这种感觉,他直盯着郑具,鼻子也不由地酸了起来,心也象刀割的一样。

  过了许久,郑具才伏在地上嚎啕大哭,哭声凄厉无比,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慕克川大营。

  曾华不知该入如何去安慰郑具,只好让他自己哭个够,然后叫人好生扶着回去,用心照顾。

  “素常兄,郑老夫子恐怕已经心死了。”曾华长叹道。

  “可怜的老夫子,在这个世中还抱着这种幻想。”笮朴摇摇头,黯然地说道。

  两人对叹一会,曾华幽幽地说道:“还是先把郑老先生送回南郑去吧,让他过两天好日子吧,他应该来不多了。”

  笮朴点点头:“是的大人,我会安排的。”顿了一会问道:“是不是该见叶延了?”

  曾华点点头道:“好的,先把姜楠叫进来,这次就我们四个人见面吧。”

  “你就是梁州刺史曾华曾大人?”叶延一走进帐厅就朗声问道。

  曾华看着这个身材高瘦、肤白棕发的吐谷浑酋首,笑了笑,拱手淡淡地应了一声道:“正是下官,可汗请坐。”

  叶延还披着被俘时的虎皮大麾,戴着大头长裙帽,拱手施礼后毫不客气地在曾华的左下首坐下。坐下的时候,却看到对面坐着的姜楠用狼一样的眼睛盯着自己。他认出对面的姜楠正是那晚扑上来把刀架在自己脖子上的那人。

  “你是什么人?跟我有深仇大恨似的,能告诉我你真实的身份?”叶延坐下安稳后,对姜楠拱手问道。

  姜楠还是冷着脸,长舒一口气后昂然说道:“家父是昂城白马羌酋首姜聪。”

  “哦-!”叶延哦了一声后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苦笑一声然后低下头去。

  过了一会,叶延抬起头来望向曾华道:“我吐谷浑叶延活了四十岁,除了敬佩自己的祖父之外再没有敬佩过其它人。但是此次一役,大人的胆略让叶延我敬佩不已。先捕我的儿子碎奚,再当机立断,千里奔袭慕克川,一役尽拔我吐谷浑部。”

  说到这里叶延长叹了一口气:“我不会怨恨老天爷,现在本来就是世,谁有本事谁就出头。谁盛谁衰谁说得清楚呢?能败在大人这样的大英雄手里,是我吐谷浑的荣幸,而与大人同世共存也是我吐谷浑的不幸。”

  叶延越说越黯然:“本来我这个俘虏是没有资格问自己和部众的结局命运的,但是我知道曾大人不是一般人,所以就冒昧地问一句,不知曾大人如何处置我和我的部众?”

  曾华静静地听叶延说完话,低声地答道:“叶延可汗应该知道你部众的下场。当年可汗是如何对待众羌人部众,应该会预想到今的下场结局。”

  听到这里,叶延不由泪满面:“想我吐谷浑数十年前远迁西海河湟,途中艰辛无比,到了这里也颇受羌人部落排挤。从我祖父吐谷浑开始就不甘于我们部族慢慢消失在这烈烈西风中,我们用尽了各种手段,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苦苦挣扎数十年才有昨的辉煌。正如草原上的狼群一样,昨我们吃别人,今会被更强大的吃掉。”

  说到这里,叶延向曾华俯首道:“曾大人,请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为我吐谷浑留下一点血嗣吧!”

  曾华不由长叹了一口气,示意叶延旁边的笮朴扶起叶延,然后说道:“好的,吐谷浑三代可汗都不是一般人物,我会为吐谷浑留下血嗣,让历史记住你们的故事。”

  “多谢曾大人!”

  曾华看着拭干眼泪的叶延,顿了一下指着姜楠说道:“至于可汗的生死就不是我能决定的。我已经答应过姜楠,你的生死任由他处理。”

  叶延看着姜楠许久,点点头:“我知道,我知道!”他的声音变得低沉而有点幽怨“仇恨!我们除了仇恨还能记得什么?”

  曾华低声接道:“没有仇恨我们就不知道屈辱,不知道屈辱我们就不知道反抗。我以前就曾经跟别人说过,一个忘记仇恨的人和民族是不值得尊重的。”

  说完,曾华把目光转到姜楠身上,而叶延也闭上眼睛,等待姜楠的“最终宣判”

  姜楠腾地站了起来,很艰难似的一步一步走到叶延的跟前,盯着叶延看了半天,最后才恨恨地说道:“是我抓你为阶下囚,是我带着大人来灭你的吐谷浑部,到了今天这一步,我的大仇也算报了一大半了。大人曾经对我说过,尊重你的敌人就是尊重自己,念你也是一代豪雄,你自尽吧!我会给你留个全尸,把你葬在你的祖父身边。”

  听到这里,叶延猛地睁开眼睛。只见他瞪圆的眼睛迅速变红,过了好一会,叶延才颤抖着站在起来,双手拱拳,并向姜楠深深俯首,许久才着眼泪扬起身来哽咽地说道:“多谢!多谢!”说罢,目光转向曾华看了一眼后又转了过来长叹道:“姜楠,我真是羡慕你呀!跟在曾大人身边才多久就有如此怀和气慨了!恐怕你今后的成就会远远超过我这个井底之蛙,以后的世人恐怕只会记得曾大人麾下的白马羌骑,永远记不住那个烟消云散的吐谷浑了。”

  说到这里,叶延不由泪满面,昂天长笑道:“哈哈,我叶延总算没有白来这世上一着!也罢!也罢!英雄也罢,狗熊也罢,都免不了这条路!”

  说完,叶延向曾华深深施了一礼,转身昂首离开了大帐。

  是夜,叶延聚集自己的儿女、妾共五十余人,共饮鸠酒而亡。

  第二,姜楠来到叶延的尸首前,只割取了他的一缕头发,准备带回去祭祀自己的父母亲人,然后汇集其家人尸首,丝毫不敢有辱。曾华亲自主持发丧,并传令吐谷浑剩余的三千余户全部披孝送殡,最后派人将叶延等的尸首葬于吐谷浑墓旁。

  到了三月中旬,野利循和先零带着招募的擅骑长勇武的三千多奴隶军回到慕克川,和剩余的一千多飞羽军汇合,混编为五个骑兵营,共五千余人。

  再过了几,野利循率一屯骑兵先离开慕克川,他的任务是去他的家乡,北项羌人地区为曾华招兵买马去。在他的身后除了一屯精锐骑兵外,还有数十匹驮马,里面全是慕克川和从白水源、仇池等地运来来的布帛、茶叶、金银珠宝等财物。

  临走前,曾华和姜楠、笮朴、先零等人将其送出了十里之外,并拉着手叮嘱道:“现在你的族人,数万北项羌人在雪原荒野过得艰辛无比,而我却缺兵少马。你此去一定要好生跟你的族人说道,只要他们愿意东来做我部属,我是不会亏待他们的,而且这河曲之地有数千里,水美草肥,我给他们留着。当然,我的规矩你也要给他们讲清楚,愿不愿意来全凭他们自己。”

  野利循恭敬地答道:“是的大人!你的教诲我谨记在心。此去少则三月,多则半年,我一定为大人带一支骑兵回来。”曾华对他恩重如山,野利循也对这位大人是敬服的不得了,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见识”知道这位大人的志向跟雪原上的雄鹰一样高远,跟着他前途远大的很,自然愿意去招募一支人马回来再跟在这位大人麾下。

  曾华点点头,挥挥手道:“走吧,一路上小心!”

  野利循向曾华施了一个大礼,后退到自己的坐骑旁,然后牵着马匹向前走,一直走到前面的山曲后才敢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第二个离开慕克川的是姜楠,他也带着一屯精锐飞羽军和那数十白马羌首领回昂城重新整顿白马羌。临行前,曾华和笮朴、先零等人也送出十里。

  曾华向姜楠拱手道:“姜楠,我已经实现诺言,助你如愿报得大仇,现在还请你助我如愿,帮我报得民族国家大仇!”

  姜楠俯首涕哭道:“大人待我有如再造,我姜楠早已向祖先神灵起誓,此生愿誓死效力于大人麾下,披锋突固,无敢不从!”

  曾华连忙拉起姜楠,诚恳地说道:“能得姜楠你的相助,是我曾华的一大幸。”然后细细嘱咐道:“你回到白马羌,该拉拢的就好生拉拢,不要吝啬,该收拾的就好生收拾,不要手软。你要记住,有我在你身后支持你!在整顿白马羌的同时,你派人多和南项羌人联系。南项羌人和北项羌人不一样。他们已经开始有部落和氏族,而且听说跟你们白马羌多有来往。你可派人遍说各南项羌人部落氏族头人首领,只要他们愿意派族中勇士来为我助战,我是不会吝啬财物。这一百多匹驮马的财物你除了用来安抚白马羌旧部之外,你只管用来收买南项羌人首领头人,不够再问我要。而那些死硬分子,你不用管他,只管记下,我们自有机会找他们算帐。”

  姜楠意领神会地点点头,然后弯拱手施礼,也是后退到坐骑旁,牵着马匹到了远处才敢翻身上马,带着部众绝尘而去。

  在接下来的日子,曾华一边等西海、河湟的消息和新兵,一边开始在慕克川忙起来了。

  白天,他亲自训练这五千余的飞羽军。还是老规矩,有作战经验老兵(才多久的老兵?)帮传教新兵,而曾华把从军士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优秀人才集中在一起,分成士官和军官亲自教导。

  十几天过去了,曾华很快就发现几个骑兵将领苗子,分别是南项羌人米擒鹿,北项羌人费听傀,西海羌人狐奴养,西海羌人钟存连,河曲羌人傅难当,个个不但骑绝,而且还有一种统领骑兵的天生才华。他们多是原飞羽军的老兵,只有傅难当是新募来的。对于曾华讲述的大迂回、大包抄,敌强则散袭、敌弱则聚歼等骑兵战术简直就是一点就透。

  曾华欣喜如狂,顿时把这几人做为心腹和“希望之星”重点培养。这几人也争气,在几次拉练演习中崭矛头,而且也用自己的本事在飞羽军战友中树立了威信。曾华看到时机差不多了,相继委任他们为各营的统领。

  晚上,曾华也没有闲着。他需要处理武都、南郑的许多军政事务。

  武都的穆之来信道,他已经将杨初一家老小共百余人,全部“按照规矩”送到建康去献降受封去了。除此之外,已经掌握仇池兵权的穆之开始发威,尽起武都氐人、白水羌、宕昌羌大小首领豪强五百余户,家人共七千余人,全部分送到荆州、湘州、豫州等富庶之地去“享福”

  反正氐、羌人的大首领们百多人已经早被杨初“接到”武都去了,穆之只需把他们的家人再接过来就是了。而其它中小首领豪强,穆之可没有给他们互相联络的机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大部分首领豪强尽数“收到武都”少数手脚比较快的,在大军雷击之下,有点不堪一击的味道。

  要知道,穆之到了武都之后,按照曾华的命令,将仇池唯一的“旧正规军”-一万余祁山守军,加上以前收编的一万五千武兴关守军,择优选出一万二千人,全部打整编,和梁州军的柳畋第一军团、徐当的第三军团和张渠的第二军团重新编成十二厢军,共三万六千余人,并包括驻扎在西城的原仇池骑兵组建的一厢骑兵。

  这十二厢军曾华分别授权给柳畋、张渠、徐当、乐常山、魏兴国指挥并加紧训练,分别组建成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军团。其中柳畋带着第一军团退回沔和第三军团的徐当共同镇守汉中和上庸;张渠率领第二军团继续蹲在梓潼城,看着萧敬文这位老哥哥。乐常山率领第四军团驻防祁山,魏兴国率领第五军团驻防宕昌城,段焕、赵复这两陌刀将升任左右护军营统领,带着两千护军营和两屯陌刀手,坐镇武都城,成为穆之平定仇池的金牌打手。

  有了这些依靠,仇池这点怎么会在穆之的眼里呢?他现在已经开始在武都和平两郡开始施行均田制等“新政改革”除了由于这两郡多畜牧所以分牧场和赋税不同之外,其余的都尽量参照梁州的经验。

  看到这些汇报,曾华感到非常欣慰,这都是自己的老根据地,早安定就能早成为自己力量的源。

  接着,曾华口述,笮朴执笔,开始向武都、梁州传达新的命令。

  穆之以扬威将军、镇北将军长史监武都、平两郡军事;车胤以威远将军、梁州刺史长史护梁州刺史职;甘芮以宁远将军、迁汉中太守,监汉中、上庸两郡军事;张寿以折冲将军,晋寿太守,监晋寿、巴西两郡军事。负责指挥五个军团、南郑的直属厢军、西城的骑兵厢军以及诸郡的折冲府兵。

  写完这些命令,笮朴不由凝重问道:“大人,看来你还打算在这里长留一段时间。你如此长驻在外,不怕梁州有变吗?”

  “我怕,梁州是我的根基,我当然怕有变。但是我现在还不能回去,我必须把这里的事情了结,必须把这里变成我的骑兵兵源我才能回去。所以我要好好策划一番。”

  曾华指着这些命令文书说道:“长保和百山是我的结义兄弟,他们对我的亲情和忠诚是不容质疑的。武生和武子都是明事理的君子,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晋,如果这个时候有人想打梁州主意的话,他们一定会维护我的。而且…”

  这个时候明白过来的笮朴接着说道:“而且梁州军权尽掌于柳畋、张渠等人手中。他们都是大人提携于微寒之中的汉子,跟大人同过生死,共过危难,恐怕除了大人之外,谁调度起来都不好使吧!”

  曾华不由大笑起来,这梁州军从长水军开始,就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而自己有意无意地都让这支军队只保持对自己的忠诚,这可是当“军阀”的基础呀!

  “还有一点素常兄还没有提及,”曾华笑完之后补充道:“益州之不平,梁州就还腹背受敌,还是孤悬于北赵的虎口之下。试问朝中那些清官们谁有这个胆量这个时候来梁州火中取栗。”

  笮朴抚掌叹道:“难怪大人怎么也不愿出兵益州先平定叛,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那六十余“向导”带着或十几骑,或数十骑,陆续回到慕克川,到了四月中旬,六十余人全部回来了。至此慕克川已经汇集了飞羽军五千余人,西海、河湟羌人骑兵三千余人。  wWW.piNGgxS.com 
上一章   华夏立国传   下一章 ( → )
瓶盖小说网为您提供曾鄫编写的华夏立国传全文免费阅读;请把华夏立国传最新章节分享推荐给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