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盖小说网为您提供华夏立国传txt下载
瓶盖小说网
瓶盖小说网 综合其它 网游小说 现代文学 玄幻小说 军事小说 言情小说 侦探小说 热门小说 历史小说 同人小说 灵异小说 仙侠小说
小说排行榜 诗歌散文 都市小说 幽默笑话 伦理小说 科幻小说 官场小说 重生小说 武侠小说 穿越小说 经典名著 竞技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豪郛老师 都市滟遇 外科病房 天梦使者 孰女味儿 名门艳旅 丝袜孰母 豪卻家族 伦巴灵魂 更爱美人 仙侠魔踪 豪门怨史
瓶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华夏立国传  作者:曾鄫 书号:2826  时间:2014/2/17  字数:5973 
上一章   ‮)四(中关出初 章一十五第‬    下一章 ( → )
 伪赵刘后恶斌辅政,恐不利于太子,与张豺谋去之。斌时在襄国,遣使诈谓斌曰:“主上疾已渐翕,王须猎者,可小停也。”斌素好猎,嗜酒,遂留猎,且纵酒。刘氏与豺因矫诏称斌无忠教之心,免官归第,使豺弟雄帅龙腾五百人守之。乙丑,遵自幽州州至邺。敕朝堂受拜,配兵三万遣之,遵涕泣而去。是,虎疾小瘳,问:“遵至末?”左右对曰:“去已久矣。”虎曰:“恨不见之!”

  -----引言摘述

  姚国手里拿着一支箭矢,在油灯下仔细地看着。只见这箭矢箭身有普通的竹箸,入手极沉,而且通体黝黑,应该都是用生铁做的。箭尖是一个三角锥形,边上还各有一条血槽,一直通到箭身上。箭尖连同血槽都是乌中带亮,上面还有点点血斑。

  这支箭矢是从一名军官腿上拔下来的,拔下来倒是很容易,但是伤口上的口子却非常异常,不像一般的圆,而是非常奇怪的不规则形。鲜血从这个伤口里汹涌出,怎么止都止不住,回到营寨后没多久就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这位从战场开始就血的军官在息和发寒中因失血过多而死去。

  沿着浑圆的箭身看到箭矢后面的箭羽,箭羽也是生铁制作的,而且每片都制作得一样薄,上面还有一些花纹,手一抖,这箭羽抖得非常厉害。多年箭经验告诉姚国,那令人恐惧的“嗡嗡”声就是这箭羽发出的。再一仔细看,姚国发现这箭羽有些奇怪,它不但没有像普通的箭羽是左右对称两片,而是三片,而且这三片不是整齐地排在箭尾,而是呈一种奇怪的旋转的趋势围在箭尾。

  如果他有机会虚心向箭矢的“总设计师”曾华请教的话,曾华就会向他解释道箭尖上有血槽不但容易造成伤口不规则而使止血困难,使得现有的医学手段对这种伤口的急救变得艰难无比,也使伤口的愈合变得更困难,以达到更大的杀伤效果。而且箭尖上有血槽更是因为开了血槽的武器在刺入体时,不平坦的表面会将外部空气带进创口,与负平衡,便于快速拔出,这铁箭不是要回收的吗?因此要减轻那些负责回收军士们的负担。横刀、刀和长矛等沔制兵器上有血槽也是这个道理。

  而箭羽用铁制,呈旋转的三片排列,就是为了让这支铁箭转起来,一可以保持“弹道曲线”二可以像子弹一样钻进敌人的身体里去,这也不难理解那名丧命的赵军军官虽然因为家里有钱,身上腿上都披了铁甲,可是在一定程内仍然能“钻”穿你。

  但是就算曾华再耐心讲解,姚国也是不懂的,因为这其中很多的基本道理他根本就不知道。而现在的姚国心里想的是如此破解晋军的箭云阵。

  “难怪他们胆敢跑到北方来送死,就是倚仗他们有如此强弩利箭。可是老子的人马也不是吃素的,只要让我挨近你们,我们让你们后悔来了关中扶风!”姚国恨恨地想道。

  “大人!”进来的是姚且子。

  “怎么样,伤亡清点出来了吗?”姚国连忙问道。

  “回大人,晋军三轮弩箭,当场死三百一十二人,伤三百六十五人。伤的人现在却已经死了两百三十九人,医官对此束手无策。”姚且子沉痛地答道。

  姚国气得把箭矢往地上一丢,怒骂道:“他娘的,老子誓报此仇。”

  “大人,今天你不该鸣金收兵。我们只要鼓足劲冲过去绝对能杀他个片甲不留!”姚且子忿忿地说道。

  “放狗!足有近两千尺人家就敢箭,你还是这样光着头跑,等跑到人家跟前五千人马还能剩多少?你自己算算!”姚国一发脾气,姚且子马上不敢吱声了,只是低着头站在那里。

  “大人,那我们该怎么办?”姚且子委屈地问道。

  “明天我们还是五千步兵上,多带盾牌,快速地接近至晋军阵前,然后跟他们近身血战。我就不信我们这五千精锐打不过怯弱的晋人!只要我们的步兵冲晋人阵脚,我再亲率三千骑兵冲击他的后翼,我要吃掉这股晋军!”姚国恨恨地说道。

  姚国有理由如此“猖狂”因为他手下这一万余人大半是从天水、陇西等诸郡羌人中招募而来的,一向骁勇善战。不但在征凉州的战争中累立战功,就是不久前围攻梁犊高力军时,石苞的精锐和麻秋的精锐都吃了大亏,唯独姚国的军队没有损伤什么人。

  “好!明天我就好好砍掉几个晋人的脑袋,为今天冤死的弟兄报仇!”姚且子满脸通红的说道。

  姚国在盘算着,而在郿县,也有几个人在为明天的战事盘算着。

  “明天姚国部肯定还要跟我们血战一场。今天他没有想到我们有神臂弩吃了暗亏,明天肯定要找回这个面子来。”甘芮先说道。

  “我看是一定的。根据探马司的情况,这姚国的部队应该是关中比较能骁勇善战的部队,有步军七千余,骑军三千。”徐当补充道“这么雄厚的兵力却在我们手里载了跟斗,姚国可丢不起这脸。”看来徐当是非常了解晋军在北赵将领们心中的地位。

  “管他***,他要是再敢来,我们就把他成刺猬!”徐当的副手,前军厢都统领蔺粲嚷嚷道。他是益州先过来的,在梁州军干了两年,也算是老人了,对梁州军的装备、素质和士气自然充满了信心。

  “恐怕这姚国会耍阴谋诡计。今天爆头了一顿,明天应该不会傻傻地排着队再让我们了。”骑兵厢军都统领杨宿有点担心地说道。杨宿是杨绪的远房侄子,父母早亡,从小就跟着杨绪,成为他的养子。

  按照穆之的想法,这杨绪是要被送到建康去和他侄子相聚的。但是曾华阻止了穆之的做法,还向朝廷讨了一个顺义侯的封号给杨绪,再表他为益州刺史别驾的高位虚职,让他一家去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成都养老。杨绪终于明白过来了,自己还是太天真了一点,任谁掌了仇池两郡也不会把老杨家留在武都,能不斩草除已经是万幸了。而且杨绪也知道曾华这么做是高抬贵手了,念了几分旧情。要是把自己送到建康去,一个无权无职的归降小侯,谁都会来踩上两脚,那种战战兢兢、提心吊胆的日子怎比得上在成都做个高位虚官,再顶个侯爵位来得舒服呢?

  什么都想明白的杨绪一边佩服曾华的手段,一边感念他的恩情。在自己几个子侄里找来找去,发现养子杨宿最有才干,以前因为出身问题一直被着。于是杨绪就向曾华举荐了杨宿,一是报效曾华,二来也算是给老杨家留个念想。

  曾华发现这个杨宿的确不错,虽然武艺骑差了点,但是为人多谋冷静,富于韬略而敢于果断,尤擅领骑兵,于是就让他领了梁州军唯一个骑兵厢军的都统领。

  听了杨宿的话,甘芮点点头,思量了一会后对三人说道:“如果你们是姚国,该如何对付有强弩的我军?”

  徐当略一思考先答道:“我还是用步兵先进攻,以盾牌手为主。一旦我军箭,就停下来用盾牌护住。再在我军上箭的间隙中快速前进,如此替缓缓而行。”

  “武烈将军说的是。北赵姚国军有骑兵,但是骑兵对于我军来说是贵人马,对于赵军也是。如果一上来就让骑兵冲锋,受我军箭雨洗礼,我看姚国还没有这么大方。骑兵嘛,最好的打击时间是你预想不到、措手不及的时候,最好的打击方向是你的侧翼或后军而不是严阵以待的正面前军。”杨宿接着说道。

  甘芮笑了笑,这杨宿都敢跟军主争论骑兵战术,对于骑兵方面自然比自己几个步军出身的要熟悉。杨宿跟军主手下那几个羌人将领不一样,米擒鹿、费听傀、狐奴养、钟存连、傅难当、当煎涂、巩唐休、当须者和封养离等人都是野路子出身,爱干的就是倏忽往来,若电集云飞,来如骤雨,去如绝弦,最擅长的就是曾华所提倡的千里大迂回,敌强则飘忽不见,敌弱呼啸而至。

  而杨宿擅长的却是正规的骑兵对垒,充分利用机动,在一定范围里灵活地寻找或者制造战机,然后给予敌人最大的打击。

  “对,正如长牧所说,姚国是不可能轻易投入他的骑兵。可要是赵军全是盾牌手进攻我军该如何是好?”经过大家的争论,蔺粲已经知道这北赵军不是一阵箭就会跑的,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开始正确地去想这一场仗该怎么去打了。

  “那我们就用分段击!看他们如何躲!”徐当咬着牙说道。

  “好!”甘芮抚掌道“我们再合计详细一点,明天定要姚国一个好看!”

  第二,姚国让姚且子照旧带着五千步军列阵,自己率领骑兵躲在阵后。

  等赵军列阵完整之后,晋军才出得郿县城,也不走远,居然就在郿县城下列阵。

  姚且子一看有些犯难了,晋军背城列阵,自然就不怕你从后面偷袭包抄了。他策马站在那里,下令进攻也不是,呆在原地不动也不是。最后只好转头看了看身后,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阵后远处的姚国。

  姚国一咬牙,右手向下一挥,身后的旗子顿时摇动起来了。

  姚且子一看就知道自己该干啥,连忙转过身来对着列阵等候的队伍大吼一声:“前进!”

  队形还是昨的锥形阵,还是五千人。不管是前天亲身经历的那四千多人,还是今天从中军补充过来的那数百人,昨天的那阵箭雨已经让他们有点心惊。真要是谁家祖坟没埋好吃上那么一箭,按照昨晚营寨医帐里的那种惨叫劲,估计是凶多吉少。

  于是当姚且子下令今天上阵前多带盾牌时,盾牌都成稀罕物了。配有盾牌的军士不多,其它的人就自己动手,找块木板,再栓个手持处就当成是简易盾牌了,甚至有人把伙房的锅盖、各营的水桶盖都拿出来了,那东西至少比自己临时手制的要好拿。

  由于晋军“偷懒”使得两军之间的距离足有五、六里之遥。赵军集队缓缓地走了过来,多花了近两个时辰才走近晋军军阵的正面。

  一千五百尺,昨天就是这个距离,一顿箭雨让他们都是死里逃生。现在已经到了这个危险的距离了,有经验的老兵靠目测就测出离前面的晋军只有一千五百尺了,他们用目光向两边的战友传递着提高警惕的信息,很快,所有前列的赵军都知道危险就快到了。

  突然隐约听到晋军阵后好像有人在大吼,然后一个细微的蚊子叫从天上传了过来。警觉的前列赵军马上蹲下,举起手里的盾牌遮住缩在一起的头和身子。后面的赵军一见,也不管听没听到“嗡嗡”声,马上学着前面的模样蹲了下来举起盾牌。

  姚且子很是郁闷地看着自己的队伍变成了满地稀奇古怪的蘑菇。当那支“祸”箭矢飞了过来后,那么多蘑菇不找,偏偏那么巧找到了一个举着小木板顾得了头却顾不上自己脚的赵军军士,一箭就将该军士的脚掌钉在了地上,让晋军的箭云阵开了个好彩。

  一片屏息的战场上只听到一声由低变高,然后又骤然增高的惨叫声。原来该军士觉得脚上一痛,马上丢开右手的木板,一边高声惨叫着双手直往剧痛的脚摸去,但是却忘记自己的左脚已经被箭矢钉在了地上。身子一动,左脚却动不了,重心顿时一斜,身子往后一倒,牵着“固定”在那里的左脚顿时如同被撕裂了一样,不由地把惨叫声提高了八度。

  众赵军听着这由低变高,又由高变更高的惨叫声,心里不由凛然。这时,头上突然响起“嗡嗡”的巨大声音,马上反应过来了。箭雨噼里啪啦地落了下来,像雨打芭蕉一样击打着赵军手里各式各样的盾牌。

  有了盾牌就是不一样了,除了三、四十个运气极差、身子没有缩好的军士被箭矢从隙中找到了他们的肩膀、腿脚之外,其余的赵军都安然无恙。不过在数十人惨叫声起的时候,那个最先惨叫的军士却停止了叫声,因为丢开盾牌躺在那里的他已经被数支箭矢同大地融为一体了,所以在别人惨叫的时候,他已经睁着大大的眼睛安静下来了。

  等到箭雨完全落了下来,赵军赶紧站了起来,列着队急忙向前快跑,谁知刚跑到了两步,又是一阵“嗡嗡”的声音响起。所有的赵军几乎要抓狂了,哪有这么快的箭速?到底是强弩还是强弓?要是强弓还让不让人活了?

  这些都是后话,关键是先躲过这阵箭雨再说,有什么话留到活着再说。于是赵军又全体蹲下,举起盾牌。但是这次箭雨的效果要强许多,有不少来不及蹲下举盾加上运气又差的赵军军士纷纷中箭,顿时有数十赵军倒地。

  没办法,都已经这个地步,只能往前冲了,要不然今天又要铩羽而归了。

  赵军又没跑两步,又听到一阵“嗡嗡”声,箭雨又随声而落。不过这次赵军终于感觉出来了,这箭雨比昨天要稀疏多了。姚且子也想到了,坏了,难道是晋军分段击?要是这样叫人怎么走呀?

  这回轮到姚且子咬牙了,他一策马,对着前面的军士大吼道:“都起来,给老子冲,举着盾牌给老子冲!”

  军官们闻令马上吆喝起来,喝令众军士赶快起来,举着盾牌往前冲,冲过箭雨阵之后晋军就没辙了。

  于是赵军士兵一边举着盾牌,一边快步跑着。盾牌的确能挡住不少天上飞下来的箭矢,但是这人一扬身跑起来,目标就大多了。箭矢不只是往头顶上飞,还要往身上飞,而赵军军士手里的盾牌只有那么大,顾得了头就顾不了身子,一路上不少赵军军士在“嗡嗡”声中纷纷栽倒在地上,但是他们没有丝毫的迟疑和退缩,还在拼命地往前走。他们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晋军只有强弩这一板斧,只要靠近了贴身血战,再多的晋军他们也能杀败。

  跑近一千尺时,赵军军士已经被了两轮;跑近六百尺时,赵军军士已经在四轮齐中损失了四百余人,晋军看到赵军这般上路,早就改为齐了。眼看着越来越来近了,这时,在嗡嗡声中突然多了一种“呼呼”的声音,这个声音赵军很,像是他们步兵弓的声音,但是自己的步兵弓不是还在中军里,就是还在奔跑的军士后背上背着。虽然现在已经进入赵军弓箭手的程里,但是赵军现在一门心思要冲上去厮杀,至于在箭雨中列队对,赵军倒没有去想。

  呼呼声中,比铁箭要轻盈许多的箭矢跟在嗡嗡直响的强弩箭矢后面飞了过来,如果说铁箭是骤雨,那么这后面的木杆箭矢像疾风。但是他们的目的都一样,都是要人命。

  晋军长弓手的速极快,他们的箭筒就在旁边,保持两脚前后分立,左手持弓身,右手飞快地从箭筒里取出箭矢来,然后把箭尾搭上弓弦,身子往后一倾,中、食指加上手臂一用力,长弓被拉满,箭矢斜指天空,估计好角度,然后松手,箭矢呼的一声飞了出去,在空中汇集成新的箭雨,向赵军头上飞去。

  长弓手在那么一瞬间(大约二十秒)轻松地出了四轮箭雨,而神臂弩只能勉强出两轮,尤其是最后长弓手在盾牌手后面那两轮直面而来的赵军有点人仰马翻的味道。

  终于来到靠近晋军不到二、三十米的地方了,赵军已经损失了近千余人,而晋军上下的十八代祖宗也被赵军给问候了一个遍。  WwW.PiNggxS.com 
上一章   华夏立国传   下一章 ( → )
瓶盖小说网为您提供曾鄫编写的华夏立国传全文免费阅读;请把华夏立国传最新章节分享推荐给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