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盖小说网为您提供华夏立国传txt下载
瓶盖小说网
瓶盖小说网 综合其它 网游小说 现代文学 玄幻小说 军事小说 言情小说 侦探小说 热门小说 历史小说 同人小说 灵异小说 仙侠小说
小说排行榜 诗歌散文 都市小说 幽默笑话 伦理小说 科幻小说 官场小说 重生小说 武侠小说 穿越小说 经典名著 竞技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豪郛老师 都市滟遇 外科病房 天梦使者 孰女味儿 名门艳旅 丝袜孰母 豪卻家族 伦巴灵魂 更爱美人 仙侠魔踪 豪门怨史
瓶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华夏立国传  作者:曾鄫 书号:2826  时间:2014/2/17  字数:5504 
上一章   ‮)一(祸人灾天 章七零百二第‬    下一章 ( → )
 宁三年秋,七月,己酉,徙会稽王复为琅王。后。后,冰之女也。徐、兗二州刺史希,以后族故,兄弟贵显,大司马温忌之。甲申,立琅王子昌明为会稽王;固让,犹自称会稽王。

  -----引言摘述

  兴宁三年,夏四月,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黄河的汛期眼看着也要来临了,这个时候,将是黄河中下游沿岸各州各郡县最紧张的时候。

  由于黄河在历史上“劣迹斑斑”常年造成大灾,所以北府在尚书行省治部辖下除了专门负责水利防洪的治水局以外,还专门设立了一个河务局,专门负责管理司州以下黄河的治理和防洪。

  每年一到这个时候,河务局都会倾巢出动,主事郎中坐镇荣,居中协调指挥,四位佥事员外郎分段巡视,督促检查防洪事务。

  冀州平郡东武县的县衙官署里,平郡守灌斐、东武县县令裴奎正在商议黄河汛期的事情,坐在他们下首的还有郡给事中王览,郡户曹贾泛,郡治曹典史陈寥,县户曹主薄章赫等心腹。

  “大人,现在正是夏汛开始的时候,看天色,这雨恐怕是会越下越大了。”河务防洪正是郡治曹陈寥的职责“我昨接到河务局主事郎中荣所在的通报,雍州、司州也是连绵大雨,而且雨势也是越来越大,洪峰顺而下。一旦两汛相加,我们这里的压力就更大了。”

  听到这里,屋里地气氛更加沉闷凝重了。在沉寂中,只听得屋外的雨声是越发地连绵不绝,时不时还滚夹一声沉闷的响雷。

  北府的官制律法大家都清楚,这黄河要是在东武县境内破了一点口子,只要是淹了地死了人,上到冀州刺史袁方平。中到平郡守灌斐。下到东武县令裴奎。都不了干系,尤其是灌斐和裴奎,免不了要到理判署去听审一番。

  “文范,你给我个底,东武县的河堤能不能撑住这次汛期?”沉默了许久,灌斐开口追问道。

  裴奎坐在那里默然了好一会,这才答道:“如果没过红标。我想并无大碍,勉强能撑过,如果过了红标,恐怕就真的是要听天由命了。”

  在座的众人都知道,红标是北府治部颂布制定的防洪地一个标志。实际上就是河务局立在河边地一块石柱,上面标有绿色、黄、红色三道线。绿线以下是正常水势,超过绿色就意味有洪水地可能,治曹就要派人在河堤上巡视。并随时注意水势的涨降。超过黄就意味着有洪灾的危险。该地县郡就得立即动员民夫,上堤待命,抗洪抢险。超过红色就意味着重大危险。当地的军民青壮全部动员,上堤抢险,而附近的百姓就要全部撤离,以防万一。而各标线各地的也各不一样。

  “红标,现在的水势都已经快到黄标了!”灌斐不由恼怒起来,但是很快就平复下来,现在不是发火地时候。“难道军民动员,加固河堤,严防死守也不行吗?”

  裴奎长叹一声,摇摇头道:“恐怕不行,这河堤差得太多了,能坚持到黄标一要靠以前的底子,二是我把加固死守都算进去了。要不然…”

  听到这里,灌斐不由地心中一阵搐,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早知道这样,当初就不该听裴奎的话,贪墨了这些修河堤的钱款,或者是少贪墨一下,这样也能把这河堤修得更牢固一些,就不会出现今天这样的事情了。

  要是这河堤一溃决!突然,天边响起了一声巨大的炸雷,把灌斐吓出了一声冷汗。而他那张满是冷汗的脸在晃动地灯光和时不时闪过地电光中显得更加苍白。

  不能这样,我一个寒末子弟,经过近十年的历练,终于才坐上这从五品上的郡守之职。位高权显,父母子也跟着荣华富贵。正是可以大展宏图地时候,要我丢弃这一切,我不甘心。

  灌斐却突然想到,如果真的出了事情,就不光是这些没有了,自己还要到理判署去听审。做为一位北府“老官吏”灌斐推算的出来,自己干的这些事情如果败出来的话,恐怕逃不了到杨木架(绞刑架)下走一遭,而自己的父母子也免不了要被徒数千里配奴若干年,生死难测。

  想到这里,灌斐暗暗咬牙道:“不能,我不能让这一切发生!”只要能熬过这次汛期,大不了我吐出一些钱来,好生加固这些河堤。

  下定决心后,灌斐抬起头,瞪着那双变得阴沉的眼睛,环视一圈,冷冷地问道:“难道就没有良策了吗?”

  郡给事中王览悄悄地瞄了一眼灌斐,着手轻声地说道:“依属下愚见,关键不是我们的河堤不结实,而是南岸范县的河堤修得太结实了。”

  听

  ,灌斐目光一闪,就像是屋外黑云中的闪电一样。光盯着王览看了许久,最后才说道:“继续说下去。”

  “是的大人,但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河务局佥事员外郎崔礼。”王览却把话题转到另外一方面去了。

  灌斐和裴奎对视一眼,然后在心中盘算起来。

  崔礼是河务局负责巡视这一段河务的佥事员外郎,专门负责监督检查这一段黄河两岸地方的防洪治理。去年,崔礼在巡视中发现蛛丝马迹,几乎要把灌斐、裴奎联手以次充好,偷工减料,贪墨河工款的事情给查出来了。

  灌斐和裴奎不由大急,慌忙商量对策。

  按照裴奎的想法,这世上的人不贪财便好,不好便惜名。总有私的一点。于是灌斐一边稳住崔礼,一边托同僚旧事打听,终于知道崔礼虽然是个清廉肃正之人,但是却极为爱惜自己地名声,不贪财不纳妾不狎不酗酒,在治部以肃正严厉而闻名。

  灌裴两人马下定下一个计策。他们先以地方的名义宴请招待崔礼,然后频频敬上加了料的美酒。以为没什么事的崔礼没几杯就被灌醉了,醒来之后发现身边居然躺着一个千娇百媚的赤女子。这才知道着了灌裴二人的道。

  灌裴二人却不住地赔礼道歉。说看到崔大人为了百姓和河务。奔波各地,身边又没有人照顾,甚是辛苦。恰好又有城歌曾见过崔礼一面,倾慕他的风采为人,愿意奉身侍候。灌裴两人听说之后,感叹不已,为了成就一段佳话。于是筹钱为歌赎了身,今终于找到了机会成全了这桩美事。

  灌裴两人还信誓旦旦,说绝不将此事宣扬出去。

  崔礼当然知道这二人是鬼话连篇,但是他听到最后几句,知道灌裴两人在威胁自己,于是便犯难了。这事要是被抖出去,自己免不了声败名裂,称为士林的笑柄。这可如何是好?

  犹豫了许久。崔礼最后安慰自己说。只是与灌裴两人虚与委蛇而已,绝不为虎作伥,做违法地事情。于是便默认了灌裴两人地“贿赂”任由灌裴在元城治下一座宅院,将歌奉养其中,做为一处别院。而河堤之事也不了了之。

  崔礼做了三十多年地道德先生,突然遇上如此“遇”当然有些喜欢,加上这歌不但貌美,更是手段了得,把崔礼得神魂颠倒,食髓知味,罢不能。于是常常往平郡跑,潜入别院,反倒成就了他“勤事任职”的美名。

  灌斐知道王览的意思,虽然崔礼与自己有“大缘故”但是他一直若离若合,并不见得愿意同自己勾结起来干这件大事情,毕竟这件事干系太大了,要是这“道德先生”突然良心发现,揭发反正,自己岂不是自找死路。

  “无妨,我们可以给元城别院捎去些珠宝绢布,让里边那位好好地住崔礼,这段时间不要让他到东平来。”裴奎想了一下,最后出了个主意。

  灌斐点点头,他知道崔礼正在兴头上。每次来平郡,那怕是天大的事情也要先去元城别院快活几,再出来办正事。而为了拉拢崔礼,灌斐可没少给别院送东西,让那个歌好生惑崔礼。现在到了该用她的时候了。灌斐相信,只要进了别院,凭那个娘们的手段,就是黄河全决口了,崔礼也得先把事办了再拎着子出来善后。

  “好,对付崔礼就这么办!”

  王览听到灌斐把第一问题解决了,连忙开始往下说。他和裴奎一样,是北府官吏中一部分不是“正途”出身的。王览出身于赫赫有名地晋王家,而裴奎出身于同样天下闻名的河东裴家。

  北府的地盘扩展地非常快“正途科班”培训出的官吏总是不够用,所以只好从地方简任提拔了一批有才识有民望的青年,不过在官吏比例占得不多,王览和裴奎刚好是其中两个。他们两人不但颇有才干,也善于钻营,很快就步步高升。

  后来调迁到平郡后,说不上谁拉拢谁,也不知道谁先“腐败”谁,反正两人就和平郡的主官太守灌斐勾结在一起,贪墨治工钱款,变卖郡仓储粮,可没少捞钱,每年大把拨下来的修堤河工款怎么能逃出他们的手呢?

  “第二件是派谁去做。首先这人必须靠得住,其次是不能是明面上地人,不能被人认出来。”王览继续说道。

  灌斐点点头,知道王览地意思。办这种事的人当然得是靠得住的心腹,其次地确不能让人给认出来,最好是脸生的人,事后再无声无息地消失,这事就齐全了,不用担心手尾了。

  “那地方选好了吗?”灌斐沉了一下,又问道。

  “这个得问陈大人了,他比我们在座的都熟悉河务上的

  :

  陈寥默然想了很久,最后犹豫道:“依属下看来。这地方最好不过选在沙滩口。那里原是老决口,前二十年里已经决过十几次了。这两年虽然勉强修复过来了,但是底子根基很差。而且那里是范县和东阿县交接的地方,就是范县再如何修缮,总有疏忽地地方,只要找几个当地人细细一问便…”

  灌斐一挥手,阻止了陈寥的说话,然后用嘶哑的声音说道:“好了。大家各司其职吧。先把这个汛期熬过去再说。王兄和文范留下。其余都散了吧。”

  听得这么一说,其余众人知道灌斐等人要商量更私密的事情,于是便起身告辞。

  第二,一名男子背着包裹趁洪汛峰期未到,在秦亭渡口花重金雇了一艘船,冒险过了黄河,去了范县。

  接下来的日子里。雨越下越大,黄河的水势也越来越凶猛,防洪的形势也越来越紧张。范县县令崔元整地奔波在河堤上,和县尉一起带领民兵抗洪守堤。

  非常巧合,崔元也是数量不多的简任提拔地世家子弟,他出身于同样显赫地博陵崔家。崔元算得大器晚成地一个,四十多岁了才和王览、裴奎一样,因为嫡房主家被迁到长安等地去了。这才以旁支的身份被北府起用。

  崔元是一个非常称职和认真的县令。两年来把范县治理得井井有条,路不拾遗。而且这河堤也是他下了大力气监修的,每一处河堤都有他的汗水。所以崔元对渡过这个汛期非常有信心。

  尽管如此,崔元也不敢大意,汛期一到就立即采取措施开始抗洪。

  雨似乎变小了,但是水势还是汹涌无比。崔元知道这是从上游下来的洪水。他接到荣的通报,雍州、司州地雨势已经停了,也就是说只要过了这些洪峰,这次汛期就算过了。但是崔元也明白,这股汇集而成的洪汛却是最危险的。

  崔元带着斗笠,披着蓑衣,带着几个随从钉在了河堤上,密切关注着水势的变化,时不时调度人员,加固河堤。

  现在洪峰快要过去了,崔元没有太多的事情,便站在河边看着汹涌而混浊的河水在身边咆哮而过,最后消失在天水一中,一时心里充满了雄心壮志。

  做为一个大姓世家,光彩都被嫡系主房给占去,因为他们就代表着整个家族,做为旁支的崔元一直没有机会出头。直到崔家嫡房被尽数迁到长安、洛去了以后,他才有机会出仕,真是不容易啊。

  崔元知道,虽然自己已经四十岁了,不再年轻了,但是郡、州和吏部对自己的政绩评价都非常高,还有机会再上几级,发挥更大地作用。

  突然,一位主薄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崔元立即预感到一阵不妙,连忙了上去。

  “大人,大事不好了,沙滩口决堤了。”主薄哭喊道。

  一个炸雷在崔元耳边响起,立即让他不知所措,决堤了?沙滩口决堤了?那里是个老患口,虽然好生修缮了一番,但是底子实在太差了,是范县一段最危险地地段,崔元打算汛期过后,等下半年的河工款拨下来重点地再修缮一次,想不到居然决口了。

  “现在情况怎样?”崔元面如死灰地问道。

  “口子有十几米宽,就在附近巡视的郡守大人带着民兵赶过去了,东阿县地县尉大人也带着民兵赶过去了,正在想办法堵口子。听说郡守大人已经下令征用渡船,载上石头直接沉在缺口那里,应该可以堵上。损失初略估了一下,四个临河的村子没了。”主薄边哭边说道。

  听到这里,崔元痛苦地闭上眼睛,两行浑浊的泪水很快和满脸的雨水混在一起。

  四个村子,上千条人命,就这么没了。自己怎么不好好地检查一下沙滩口的河堤,治曹说没有问题自己就以为没有问题了。要是自己能够不因为那里是交接处而多重视一下,也不会出这样的事情。要是自己坚守在那里,而不是这个靠近县城的地方,说不定也不会出这种事情。

  崔元在不停地责备自己。他目光呆滞,脚步蹒跚地在河堤上缓缓地走着。旁边的主薄、随从想去扶他一把,却被他无力拨开了。

  过了一刻钟,崔元仰天长哭道:“我何脸去见范县的地方父老呀!”说罢,掩面投入滚滚的黄河水中。

  旁边的主薄、随从阻挡不及,只能扑到河堤边上,看着崔元变成一个黑点,在波涛汹涌的河水迅速不见了。

  “崔大人!”众人大声悲呼道,而旁边的黄河水依然咆哮着滚滚向东。  WWw.PInGGXs.COM 
上一章   华夏立国传   下一章 ( → )
瓶盖小说网为您提供曾鄫编写的华夏立国传全文免费阅读;请把华夏立国传最新章节分享推荐给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