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盖小说网为您提供华夏立国传txt下载
瓶盖小说网
瓶盖小说网 综合其它 网游小说 现代文学 玄幻小说 军事小说 言情小说 侦探小说 热门小说 历史小说 同人小说 灵异小说 仙侠小说
小说排行榜 诗歌散文 都市小说 幽默笑话 伦理小说 科幻小说 官场小说 重生小说 武侠小说 穿越小说 经典名著 竞技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豪郛老师 都市滟遇 外科病房 天梦使者 孰女味儿 名门艳旅 丝袜孰母 豪卻家族 伦巴灵魂 更爱美人 仙侠魔踪 豪门怨史
瓶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华夏立国传  作者:曾鄫 书号:2826  时间:2014/2/17  字数:5470 
上一章   ‮件事州徐 章一十三百二第‬    下一章 ( → )
 华在河中地区打得是热火朝天,顺风顺水,不但捞了钱,但是名以上疆域已经超过历朝历代的大晋朝廷却没有捞到任何实际上的好处,反而陷入到一场危机之中,原因很简单,徐州有人造反了。

  带头造反的人叫范志文,原名范六,不知是排行第六还是生下来只有六斤,本是徐州广陵郡淮城(今江苏省清江市西)中世家大户-范府的一名部曲,也就是一名光荣的家奴。

  生下来就是家奴的范六原本在范府充任行商牙仆,也就是范府一家商号的伙计。淮地处淮水和泗水汇集之处,正是徐州水路转运的要镇。范府利用淮有利的地理位置,加上本身在江左朝廷的人脉和势力,开了几家商号,专做淮盐、粮食等诸等货物商贸,几乎覆盖了整个徐州。而自从北府崛起后,大量北府货品蜂拥南下,范府商号通过各种关系疏通,终于成为北府几大商号在广陵、临淮两郡的“总代理”从此财源滚滚,并与北府越发地紧密联系。

  范六跟着管事经常出入北府的青州、兖州,而且有时一住就是数月,加上正是十七、八余岁“好学求知”的年纪,于是常常在空闲的时间跑到借居的北府县镇的教会寺庙,时间久了,不但灌了一脑袋的圣教思想,而且还在教会初学里学会了数百个字和简单的算术。

  三、四年后,管事看到范六不但装模作样地给自己取了一个范志文的正式名字,还时不时地蹦出什么均田制,财产权等北府新学名词,知道这位家奴的心已经被北府晃花了。立即打发他回到淮城,并通报范府主人,安排娶了一个丫鬟,再分了十几亩,让他转作佃户农奴,安安心心地为范府种地产粮外加为范府生产新一代的家奴。

  待了不到两月,范六觉得自己实在受不了这种背朝天的苦日子,回想起在北府见过地那些百姓们的日子,范六越发觉得自己活在地狱里,心中更是不忿。于是便开始向旁边的乡民邻居唠叨自己在北府的所见所闻。想不到范六的唠叨居然在附近乡民中大受。现在江左朝廷治下的百姓越发的困窘,主家盘剥得是越来越厉害了,苦哈哈的乡民听范六讲北府的新鲜事,觉得那是心目中的“天堂”

  范六见到如此情景,不由越发地卖弄,除了讲述北府新鲜事,也开始转述圣教中地一些道理。由于范六没有受过系统教育,而知道的圣教教义和其他知识都是断断续续听来的,自己都还不明白也敢给乡民们讲。但是范六很聪明,他把这些很能蛊惑人心的圣教教义和佛教、天师道混在一起。成了一套能忽悠乡民的理论,加上范六将一些讲不通的东西干脆用鬼神来替代。越发给范六抹上了一层神秘主义,于是范六便开始神神叨叨地专门讲述自己“总结”出来的道理。

  自从江左朝廷施行土断法后,先是对属下的百姓和家奴进行了严格地控制,防止他们北逃,接着严密封锁边境,严防江左百姓偷境,最后看到北府传教士和文人的宣传能力太强,便开始限制北府人员进入江左,严传播圣教、新学等北府思想。虽然北府的报纸能够被带进江左,但那是识字地文人士子们的享受。他们一边看着报纸,感叹和嫉妒北府地富强,转头便对属下的百姓说,北府不好!穷兵黩武。迟早要玩完!

  范六觉得这些江左士子们非常虚伪,一边羡慕北府人的富足,幻想能被北府某所国学或者州学请去讲学。不但可以名扬天下,还能好好游览一下北府;但是却在另一边拼命地在江左抨击北府,说这个不好那个也不好,搞得不识字的百姓不明白这些士子为什么这么痛恨北府却干巴巴地排着队去北府呢?

  范六是不明白这些门阀士子们的心情。这些世家对北府可以说是又爱又恨。爱北府丰富的货物供给,浓郁的学术氛围,他们有的通过商贸慢慢地与北府结成了“利益联盟”有的因为学术交流对北府产生了敬仰,但是他们都不愿意打破现在的生活和习惯,不愿意接受北府正在慢慢改变地社会环境。

  由于江左朝廷的严密封锁,江左百姓们对北府的情况也是一知半解,范六的“胡说八道”正好足了他们求知地渴望。很快,范六的“学说”和名字传遍了附近县郡,成了乡民心中无所不知的人。

  范六在享受乡民对他地崇敬时,却发现这丝毫不能改变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他还是一个农奴,他的生命,他的家庭,他的一切都是属于淮城范府的。范六很想北逃到北府境内去,过上那种自己以前见过的好日子。但是这种风险极高,极有可能被巡逻的江左军队捉住,而一旦被抓住,等待范六的将是残酷的刑罚;就是侥幸逃到北府,由于现在北府名义上还是属于大晋,而且和江左各世家的关系也不错,北府在接收北逃的百姓和农奴

  然不会遣送回江左,但是却会出一笔钱给江左的主家而这笔数量不菲的钱将由北逃的江左百姓用数年的辛勤耕种才能还清,范六实在不愿意去过那种虽然有盼头却也是很艰苦的日子。

  但是另外一条路很快出现在范六的眼前。一伙盘踞在盐渎(今江苏盐城)的盗匪慕名悄悄地拜访了范六,在听完他那越发神秘的演讲叙述后,立即叹为天人,愿意奉其为首领,干出一番事业来。

  范六一听便活泛了,知道这伙盗匪想借着自己的名声扩大队伍,自己却可以借着这伙盗匪干出大事来。“将相王侯,宁有种乎?”这句在北府听来的话让范六下定了决心,北府大将军当年不过也是一个落魄世家子弟,最后不是也带着一帮民打下这么一番大家业。自己虽然比不上这位大将军,但是小家业也能挣一份吧。

  于是范六和盗匪勾结。先是加强“传播范氏思想”并开始置办兵器仗甲。在做好充分准备后,于太和四年春天起事,聚得万余人马后攻陷了县(今江苏宝应县东)。

  范六自称镇东将军,分封了六名将军,十二名偏将军和二十四名校尉,并提出了“均土地,平富穷”的口号。一时乡民、农奴纷纷响应,不到月余便聚得五万余人。范六意气风发,率军一连攻陷了平安(今江苏宝应县西南)。淮浦(今江苏涟水)和凌县(今江苏泗),包围了广陵郡治所淮城。

  听到范六起事,江左朝廷震惊,立即传诏徐州刺史愔立即出兵镇。愔率领两万兵马从下出发,先在凌县以东大败范六军,斩首千余。军大溃,争相奔逃,随身携带的掠来财物被遗弃在路边,到处都是。徐州军看到这些财物,也不去追军了。连忙低头去拾捡这些财物,到后来徐州军不但很多人丢弃了兵器以便专心收敛财物。更有不少人开始争抢起来。

  —

  看到这种情况,范六连忙汇集了以原盐渎盗匪为首的“精锐军士”一万余人,返身厮杀,并允诺杀退官兵后所有财物按功尽数分散。一场大战,一时神勇无比地军居然杀散了官兵,落荒而逃的愔回了下才收拢残军,却已无胆再战。

  大胜后的军乘势围攻淮,苦战数,终于攻陷这座广陵郡城,广陵郡守秦豫等数百人死于军之中。城中数百户世家高门被军抢掠一空,死伤无计。而军更盛,居然聚得兵马十万余。<:。下只好请大司马桓温出马,镇民。

  桓温传令驻寿的南豫州刺史袁真领军出当涂自己率领建业宿卫军两万余人出全椒,兵分两路出征徐州。讨平范六军。路远的袁真军反而先与军接上火,在徐州临淮郡徐县展开厮杀。苦战数后,虽然袁真军依仗“正规军”占据了一点优势,但是军依仗地势和人数的众多,居然也并不落下多少下风。

  正在这时,袁真突然听说北豫州的北府军有了异动,兵锋直指寿。袁真这下就慌了神,他镇守寿,经营南豫州数年,这里已经是自己的老巢,要是寿一失,自己不但会成为丧家之犬,更会被江左朝廷拿来当替罪羊。而且袁真以自己数年跟北府打交道的经验来看,北府最爱干这种趁火打劫地事情。

  袁真连夜撤兵回寿,这让范六喜出望外,立即率领胜军南下,头“痛击”桓温军。

  桓温不但没有接到袁真的撤兵通报,反还在毫无防备的情况遭到十余万军的伏击。桓温原本没有把这支军放在心上,反而还想利用军来消耗江左朝廷最后一支嫡系生力军。

  十万军冲过来,很快就把乌衣宿卫军冲得七八糟。这些一直卫戍建业城的江左朝廷“精锐军”很快就陷入到“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桓温连杀了数百名败军,依然挡不住宿卫军的后退,只得撤兵。

  大败了天下闻名的大司马桓温,范六一时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于太和四年十月在淮自立为王,号“吴王”并自封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

  桓温英雄一世,想不到临了在范六这条沟里栽倒了,气得一连几天都吃不下饭。而且这个时候江左朝廷的大臣们拿兵败的事情做为大好机会,群起攻击桓温,而文人士子们更是作词作文来调侃桓温。似乎这个时候取笑扳倒桓温比平定范六军更重要。

  桓温一边调集荆襄兵和丹兵,准备用踏踏实实地军事实力平定范六军;一边上表自辩,将所有的责任推卸给擅自退兵地袁真。袁真不甘示弱,他不是没有传报给桓温,而是因为桓温突然改变了行军路线,使得使者一时找不到桓温军,结果让桓温在毫无防备中饮恨。

  袁真也是一代名士,在朝中也有人脉,于是就聚集兵马。

  豫州地盘,而且也上表自辩,叫起撞天屈,跟桓温打来了。

  太和五年元月,范六,不,范志文在淮称伪帝,国号吴,并自称圣使者,是圣主黄帝的第三十六代后裔。在某一天的夜里受到圣主的指引和启迪,前来解救苦难的百姓。

  此言一出,江左哗然,江右却是一片怒骂声,你范六称帝没有关系,却万万不该自称圣使者,还与圣主扯上关系,这不是让拥有上千万信徒地圣教难堪吗?首先发难的是枢机大主教团,他们在《真知报》上发布声明,怒斥范六是妖言惑众。是说异端,号召全体圣教信徒坚决与妖教做斗争!

  紧接着一直态度暧昧的北府官府开始行动了。青州、兖州、北豫州靠近徐州的各郡县全部戒严,府兵开始向东海、彭城郡运动,给下的徐州刺史愔极大地压力,但是他新败不久,只能缩在下、彭城一线。太和五年二月,北府宣布帮助朝廷平叛,遣一万骑兵自北豫州奔袭淮,斩首千余,溃敌数万,然后回转北豫州。有六万余徐州百姓跟随其后,涌入北府境内。

  刚登位的吴伪帝范六感受到了来自北府的压力,立即改变了扩张的方向,集中全力南下经营。先后攻陷了高邮、:<兵锋直指广陵(今江苏扬州北),堂邑等地。严重威胁隔江地建业。

  江左朝廷一时也慌了神,立即停止了对桓温地抨击指责,改变口径,强烈要求桓温出兵平叛。

  桓温也不愿再看到范六继续“肆”徐州,也希望能在这个叛贼身上挽回自己的名声。于是很快率领三万顺而下地荆襄军,并征调了两万扬州丹兵,然后挥师北上。四月,在高山大败范六叛军,继而攻陷了范贼的新都-。直奔盐渎,与桓温平叛军在广袤的广陵郡周旋。

  危机解除了,桓温、江左朝廷又开始在袁真和愔上开始扯皮了。一方要保,一方坚决要求撤职查办,一时又闹得不可开

  而在另一方面,江左的“有识之士”开始反省范六叛的原因,有人说这是因为农奴乡民过于刁滑,想翻天;有的是赋税徭役过于沉重了;有的说广陵郡豪强和官员相勾结,过于欺百姓,这才造成了百姓的叛起事;当然还有少数人把这件事件算在北府人地头上,说是北府细造谣煽动造成的。

  北府也在讨论徐州事件,其中一位长安大学经济学院地国学生员的文章引起了王猛等北府重臣的注意。

  这位生员在文章中指出,徐州事件已经反应出江左朝廷的经济状况,这是由于北府货品大量倾销,以一种掠夺式的贸易掠走江左世家的财富。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北府很多世家高门的日子都过得非常不错,看上去比以前更加富足和奢华了,这却是一种非常的经济状况。

  江左世家用茶叶、蚕茧、桐油、粮食、矿石等原料从北府手里换回大量的银币、铜币,但是他们必须用更多的钱财去换回北府地货品,例如琉璃、美酒、纸张、书籍、棉布、羊呢绒等等。这位叫夏的生员以北府棉布为例,北府在太和三年一年间向江左扬州、徐州、荆州、广州四州倾销了水力机织棉布达一百一十万匹,折合北府银币七百七十万圆,相当于北府在太和三年向江左收购原料所有费用的三分之二。

  不知道收支平衡这个概念的江左世家豪强们却必须在实际中保持收支平衡,他们必须要用更多地原料去换取北府银币,这样才能维持他们奢华的生活,于是他们必须从农奴、佃户手里榨取更多的钱财。如此循环下去,由于江左没有能与江右抗衡地“工农业经济实力”所以在贸易中总是处于支出远大于收入的情况,也就在越过越奢华的过程越来越接近破产。一旦当农奴、佃户不堪重负,开始反抗时,就是江左经济崩溃的开始,江左的世家门阀会发现,他们其实已经一贫如洗了,除了一些中看不中用的房屋、装饰品、奢侈品之外,几乎就没有其他任何财富了。在文章的最后,这位生员尖锐的指出,在目前来看,最强的经济实力不是拥有多少山林、土地,而是能产出多少粮食,多少货品的能力,最大的财富不是多少金银珠宝,而是以低换高的贸易手段和活动。

  看到这篇文章,王猛、车胤等人不由感叹真是国士,仔细一打听,才知道是钱富贵的学生,还曾经受到大将军的指点,不由才明白过来,一边将此文做为机密封存,一边安排即将毕业的夏去度支部实习。

  徐州事件看上去似乎已经平息了,但是它的影响却正如夏在文中所说的,正在慢慢显示出来。  wwW.piNggxS.com 
上一章   华夏立国传   下一章 ( → )
瓶盖小说网为您提供曾鄫编写的华夏立国传全文免费阅读;请把华夏立国传最新章节分享推荐给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