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盖小说网为您提供华夏立国传txt下载
瓶盖小说网
瓶盖小说网 综合其它 网游小说 现代文学 玄幻小说 军事小说 言情小说 侦探小说 热门小说 历史小说 同人小说 灵异小说 仙侠小说
小说排行榜 诗歌散文 都市小说 幽默笑话 伦理小说 科幻小说 官场小说 重生小说 武侠小说 穿越小说 经典名著 竞技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豪郛老师 都市滟遇 外科病房 天梦使者 孰女味儿 名门艳旅 丝袜孰母 豪卻家族 伦巴灵魂 更爱美人 仙侠魔踪 豪门怨史
瓶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华夏立国传  作者:曾鄫 书号:2826  时间:2014/2/17  字数:5521 
上一章   ‮)五(下天之家谁 章八十四百二第‬    下一章 ( → )
 谢安一直站在北府海军的船首,望着远处在黑暗闪动着火光的建康城,那里有晋室延嗣百年的国器,那里有中原百姓躲避战火和胡虏的夙愿,那里有世家名士们的清谈和梦想,那里也有王谢共天下的荣耀,可惜这一切都在今晚画上了一个句号。也许从今晚开始,司马宗室将不在成为天下人敬仰和崇敬的对象,因为他们实实在在已经败落,而随之一起殉葬的还有众多的世家名士。自己一家虽然大多数都跑出来了,可是还有众多兄弟族人,同僚好友,他们大部分都陷落在建康城中,凶多吉少。他们都是附在晋室大树上的蔓藤,当大树倒下时,他们理所当然地受到牵连。

  谢安发涩的眼睛,不再去眺望那怎么也看不见的建康城,这个时侯谢安才发现,在即将黎明的黑夜中,周围居然有无数朦朦重重的船影。由于今晚没有月,谢安看不清这周围到底有多少北府海军水师。北府水师的领军将领颜实与自己打过照面,安排好了天子、太后等人的起居后便没了人影,想问都来不及了。毕竟现在还是非常时期,战事要紧,谢安等人与他又不熟悉,自然不好搭话。

  “安石,你如何看这事?”王彪之从舱中走了出来,看来今晚睡不着的不止谢安一人。

  “事出突然,让我等了方寸,但是仔细一想。这事不简单。”谢安摇摇头说道,这个时候他还看不出蹊跷,猜出内幕一二来就不是谢安了。

  “先是范六造反,接着是孙泰、卢悚举事,最后是桓秘等人谋逆,这一环接着一环。还要外加寿袁家,全在桓宣武公逝后一起发难,如此看来,事情不会这么巧合,那只有一个可能!”谢安断然地推测道。

  “有人在幕后指使!否则不会如此缜密周全。”王彪之也看出一二来了。

  “是地。叔武兄,如果没有人居中鼓动策划,五斗米,桓家,袁家,怎么会勾连在一起。相互呼应,发动如此惊天的一场祸事。”谢安笼着手低垂着头说道。

  “安石,那你猜这幕后黑手会是谁?”王彪之出言问道。

  “叔武,你心里不是早就有数了吗?天下能有如此能力,如此魄力,如此手段的又有几人呢?”谢安黯然地答道。

  “安石,我只是心有不甘,想不到这位我们一直不注意的北府诸侯。居然能有这番手段,满朝文武乃至天下都被他玩于股掌之间。”王彪之恨恨地说道。

  “我们都低估了这位北镇。当年真长先生对其赞不绝口。推崇备至,现在看来真是如此了,此人的眼光、思绪和手段真得令安石汗颜。恐怕他为了今之事,十几年前就开始策划了吧。”谢安望着远处的暗和船影说道。

  “你是说…,”王彪之惊了一下。但是很快便转颜道:“此人心计还真是深沉。能忍到先帝和桓宣武公过世才出手,而且一出手便让我等无法应付。”

  “天下人都传言他用兵如神。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今一见,兵法中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也莫过如此,难怪能全成西征之功,轻取关陇,收复凉州,攻破北燕。”

  王彪之却没有接言谢安对曾华地赞叹,咬着牙在那里说:“桓宣武公在世,朝中上下迫于其权势,无不是凛然受命,只要北边有任何轻举妄动,只要桓公振臂一呼,江左便会聚于其旗下,北边便无计可施。而今国丧刚过,桓公弃世,朝中不稳,我们又还没有接手兵马军权,趁机作,真是好计谋,好心计,现在南下的借口有了,连背罪的人都找全了,不但连朝堂能一举拿下,就是桓家也跑不了了,我以前怎么就不知道这位居然如此狠毒!”

  听到这里,谢安心里也是一阵戚然。现在天子、太后,连同自己在内的十数名大臣都在北府的舰船上,上来了就没有那么容易下去了。此次大,孙泰、卢悚是低微士人出生,对高门世家恨之入骨,在三吴之地把官吏名士杀得是血成河;桓秘原本就对朝中许多大臣颇有意见,而朝廷也正是依靠这些朝臣才能与权势熏天地桓温对抗,现在桓家叛军攻入建康,那些与桓家不合的大臣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而平叛完毕之后,由于桓秘、桓熙、桓济是叛军主谋,到时桓冲、桓豁、桓石虔等人就是没有参与叛又怎么得了干系?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代,桓冲等人除了自请辞职外还能有其他出路吗?

  好毒的计策,一网下来几乎就将江左朝廷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到时北府入主江左就是顺顺当当的事情,朝中也没有人敢也没有那个实力去与北府对抗了。

  正当谢安和王彪之在船首上对叹时,天开始缓缓亮起来。只见一轮红彤彤的朝阳从天边的江水中跳跃而出,在红色地朝霞中冉冉升起,将无尽的光明尽情地洒向大地。

  谢安和王彪之凝神看着朝阳在江中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可是大晋的明天在哪里呢?

  这时,船上传来一阵喧闹声,然后是整齐和急促的脚步声,谢安和王彪之转过目光来一看,原来是船上的水手们跑上甲板,然后纷纷跪在甲板上,面向北方,一边喃喃地念着什么,一边恭敬地磕着头,还有一部分水手则站在一边,大气不敢出,生怕影响别人。

  不一会,跪在那里的水手做完了一整套仪式,便站起来与其他水手开始忙碌起来。随着水手忙碌地身影。谢安和王彪之仔细打量起自己乘坐地这艘北府水师的舰船。

  这艘船怕有三四十丈长,四、五丈宽,船面甲板非常平坦,而上面却有三高耸入云地木杆,看上去非常,恐怕一个人很难合抱得住。木杆上挂着一块灰白色的布。不过现在却卷在一起,捆在一横着的木杆上。谢安和王彪之发现自己站着地地方正是一个高楼上,与船尾的高楼前后呼应。高楼全是木头栅成,上面堆了跺墙,还开有一排地箭口。周边摆了近十部木架,上面用油布遮盖着,看不清是什么东西。

  谢安壮起胆子往外一看,发现高楼离水面足有数丈高,有点像站在城楼上一样,而他也发现船首正前面有一条船脊。斜斜一直伸到水下,上面似乎还包了铁皮。

  这个时候,谢安突然觉得王彪之在拉动自己地衣襟,不由转过头来。只见王彪之一脸的凝重和阴沉,手却指着船外地江面。

  谢安顺着他的手势看过去,只见慢慢散去水雾的江面突然完全呈现在自己的面前,江面居然密密麻麻地停泊着上百艘船只。修长的船体在江面上整齐而有序地排列着,船体两边的船桨静静地伸在水里。在动地江水中画出一道道的水迹,不过这些船只看上去模样都一样。但都比谢安等人乘坐的要小一些。

  “北府居然有如此雄壮的水师?难怪昨晚能将我江左水师缴了械。”谢安点点头道,江左五千水师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但是一下子被北府全部缴了械,这让谢安等人很是不解。北府地处北地。多出兵骑倒也无可厚非。怎么还出了一支强大的水师,毕竟对于谢安等建康城中的重臣来说。宁波、京口等港口的北府海军都只是字面上的东西,根本不知道实际是什么东西,北地地船只再多怎么能与善于水战的江左水师相比呢?今一见,谢安终于明白了。

  “有如此水师,怎么不去平叛,却先想着缴了朝廷水师地械,这个北府曾叙平到底是什么居心?”王彪之忿忿地说道。

  什么居心,大家心里都不是很有数吗?谢安心里暗暗说道。

  “两位大人,建康已经传来消息了。”刘康从一边跑了过来,拱手向谢、王两人施礼言道。他似乎很熟悉这船上的事宜,一上船后打了个招呼便不见人影了,这会又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了。

  “建康城到底如何了?”王彪之立即追问道。

  “桓秘等人已经掌握建康全城,在天亮时分便胁迫数百大臣拥立会稽王登位称帝号,然后桓秘自封楚王、太宰、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桓熙自封淮南公、太尉、中领军大将军,都督豫、荆、江、宁州诸军事,领荆州牧,桓济自封吴国公、太保、中护军大将军,都督扬、徐、广、州诸军事,领扬州牧。”

  “什么?”王彪之惊得目瞪口呆,而谢安却是心中凄凉,他对桓秘叔侄沐猴而冠、自演自导毫不在意,他痛心和悲哀的是江左一时出现了三个皇帝,而且都是正宗的司马皇室,这样大的笑话让天下人怎么想?自从桓温擅权废立之后,晋室地威望已经是一落千丈,现在又出现三个皇帝并立地窘景,大晋天子之威已经然无存了。

  “那城中损失如何?文度可有消息?”谢安转言问起他比较关心的问题。

  “城中大臣尚书仆谢石、五兵尚书王蕴、尚书左丞王雅以下一百二十家皆赴国难,中书令王大人在会稽王府前死于军,阖府自其子王宝国以下一百六十二口皆死于军中。”刘康戚然禀道。

  “文度兄!”谢安和王彪之不由泪满面,泣声痛呼道,而刘康肃然站立在一边,默然无声。

  好一会谢安和王彪之才忍住悲痛,王彪之一把拉住刘康地手说:“请问文度的后事如何?”

  刘康犹豫了一会才答道:“我已经请建康城中好友收拾中书令大人及其家人的遗骸,现在暂置于处隐蔽别院,待到靖难云开时便可好生收殓了。”

  “多谢了!”王彪之和谢安含泪向刘康拱手鞠了一躬。

  “那郗景兴(郗超)和王元琳(王)呢?”谢安接着问道。

  “郗大人和王大人听说叛军入城。带着家人随着百姓逃入城外山中,现在应该在投奔姑孰地路上。”刘康继续答道。

  谢安深深地看了一眼刘康,缓缓开口道:“刘先生,你是北府的谋士吧?”

  刘康一愣,随即笑了起来,拱手道:“真不愧是安石相国。事至如此,小的再隐瞒也无济于事了。小的是东莞莒人,永嘉国难时先祖南居京口,先父为县中主簿。小的不才,现恭据北府枢密院军情司参事。”

  谢安和王彪之对视一眼。心中一阵骇然,果然如此。

  谢安、王彪之护住天子、太后在北府海军船上待了十,这十里桓秘以伪帝-会稽王司马道子的名义传诏给襄地桓豁,广陵的桓石虔,寻的桓石秀,盱眙的刘波。许以高官厚禄,就是要他们承认自己这个新政权,可惜都没有什么响应。而桓冲调集了两万兵马,驻扎在茅山,南有孙、卢叛军,北有自己兄弟子侄的叛军,一时进退两难,手下兵将也是惶恐不安。

  在这十间。在石头附近北府海军收容了数百名逃出地官吏名士,加上他们的家人足有数千人。全部接到江北安置。而在这十间,各地谣言四起,有的说天子和太后已经死于非命;有的说桓秘已经窃得国器大权,会稽王已经成为唯一的正朔;有的说北府趁火打劫,从梁州、益州和司州分三路出兵荆襄。打得镇守襄地桓豁落花水。

  这。只见数天不见的颜实走了过来,向谢安和王彪之言道:“两位大人。属下接到命令,我们现在要向北靠岸了。”

  “向北靠岸?为什么向北靠岸?你们这么多人马,还有原本水师的五千人马,足够去建康平叛!”王彪之叫了起来,难道北府只想挟持天子和太后,丝毫不想平定事?这十来他一直要求颜实立即出兵建康平叛,但是颜实怎么敢答应。他手下只有数千水兵,缴械江左水师还行,攻打一万多,甚至可能更多的叛军,控制整个建康城就有点力不从心了,因为他还有护卫天子、太后和江北的一票人马,实在有些为难,所以颜实这十余一直躲着王彪之。“难道大将军到了江北?”谢安沉一下问道。

  “回谢大人,正是如此,最新军报说大将军已经到了北岸,正在候驾。”颜实如实禀报。

  “好啊,想不到大将军神机妙算!桓家才刚刚叛,他就赶到江北,时间真是恰到好处。”王彪之讥讽道。

  “我家大将军在接到孙、卢举事叛军报时,就已经上表请求朝廷带兵平叛,只是朝廷不允,大将军只是移驻许昌,静观事态。建康叛,我家大将军接到急报,立即火速率领两万兵马夜不停地南奔。王大人,还请自重!”颜实听到王彪之讥讽自家大将军,要不是因为王彪之的身份,早就上去暴打他一顿了,所以话语中多有不满。

  王彪之正要继续说道,却被谢安拉住了。谢安知道王彪之还想说什么,桓秘在建康城中造反,北府海军却等在城北的江中,这也太巧了吧。但是这种事情现在说出来又能怎么样呢?现在主动权全在北府手里,他有一百个正当理由解释自己的舰队为什么会恰到好处地等在江中。

  到了北岸,谢安看到一片明晃晃地白光晃花了自己的眼睛,他略知北府地军制,白厢黑府,眼前一片白色铁甲,那就是北府最精锐的厢军了,看来曾华这次是下了不少本钱了。“臣曾华见过陛下,见过太后!”曾华的职位勋爵还在谢安、王彪之之上,所以他只是向天子和太后拱手施礼。

  “秦王免礼!”出言的是崇德太后,这位五朝太后知道现在江左已经是名存实亡,整个朝廷的生死已经捏在这位大将军地手里,所以话语非常客气。

  “太后,为了师出有名,还有陛下和太后传下诏书,授臣平叛事宜。”曾华毫不客气地说道。

  “准,请尚书令王大人和仆谢安拟诏吧,哀家用印便是了。”崇德太后非常干脆,只是看了一眼谢安和王彪之,一点犹豫都没有。

  不,天子和崇德太后传诏天下,加秦王曾华都督中外诸军事,并授征讨大都督,总领内外兵事,主持平叛。

  曾华命柳畋为江南中道行军总管,领军渡江,对建康地桓秘叛军发起进攻,命令徐当为江南东道行军总管,令青、兖州厢军、府兵五万直下广陵,先平范六、袁瑾叛军;令张渠为江南西道行军总管,接管荆襄防务,并传令襄、寻,要求桓豁、桓石秀立即停职留用,维持当地秩序,等待接管,传令桓冲立即领军南下,先击孙、卢叛军。  wWw.pInGgxS.coM 
上一章   华夏立国传   下一章 ( → )
瓶盖小说网为您提供曾鄫编写的华夏立国传全文免费阅读;请把华夏立国传最新章节分享推荐给您的朋友!